他驮着水车去田头,生产队的棒小伙子们都排好队准备踩水车了。
这可是个重体力活,三个人胳膊扶着水车的横木,两只脚不停地蹬脚踏,以此带动转轴连着水车槽里的挡板朝上提,从而将稻田里头的水一格格地排出去。
胡杨眉飞色舞“结果我把水车一摆,那风带动了风车,水车就哗哗地自己往外头排水了。”
要不是将洗衣机再重新改造成水车花了功夫,今天上午那连着的十亩田就排干净水了。
胡杨喝了一大口咸肉河蚌汤,美得一个劲儿叫“生活”
,然后边咬着玉米面饼子边说话“我吃了饭拿工具回去,帮忙再改造水车。”
一直在边上默默喝汤的丁大夫叹了口气“到底还是有文化的娃娃厉害。
看看,就这一桩,能省多少事。”
踩水车哪里是好活计。
大热的天,不戴草帽晒死人,戴了草帽闷死人,两个脚一刻不能停往下踩。
要是一脚踏空,脚蹬子打在小腿上,尤其是踝骨上,能把人骨头都打裂了。
胡杨有点儿不好意思,赶紧埋头喝汤,嘴里嘟囔着“我也没做什么。”
他伸手指指余秋跟田雨,“她们还有胡奶奶跟何队长都帮了好大的忙。”
丁医生笑了起来“这就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吃过饭,田雨去学校看学生们睡午觉。
杨树湾的老百姓坚信小孩子夏天中午一定要睡觉,不然会不长个子。
余秋跟胡杨都没睡,直接往后山去。
前者要继续割草药消毒厕所。
山间最不缺的就是各种草药,丁医生只感慨今天实在没空,否则他倒是想带着余秋认一认草药。
后者则问胡奶奶借了锯子锯树枝,好拿去给水车上装风帆。
胡奶奶看这两个孩子就头痛,叫他们先歇会儿,他们也不听。
丁大夫见状劝老人“干脆一把头弄完吧,等事情了结,他们也能睡得踏实。”
方英跟她丈夫也过来告辞,他们要趁着天亮,赶紧开船走。
胡奶奶一个劲儿留人“又不赶这会儿功夫,等两点钟再开船,避开大中午的太阳。”
胡杨也积极让出自己的屋子,招呼方英的丈夫“大哥你睡,没事的。
床上的苇席是干净的,我昨天下午打水抹过。”
方英跟她丈夫却直摇头“回去是逆行,早点儿走不怕天黑。”
余秋只得叮嘱她回去之后一定要留心,月子必须得好好做,千万不能劳累。
看着生完孩子还不到二十个小时的产妇蹒跚离开的身影,即使抱孩子的人是她丈夫,余秋还是忍不住叹了口气,小声嘀咕了一句“到底什么时候才计划生育?”
像方英这样的女人,余秋真希望赶紧出台计划生育政策。
都生了四个了,实在不应该再生下去,实在对身体影响太大了。
到时候子宮脱垂才真是麻烦呢。
“应该快了吧。”
丁医生也叹了口气。
他是从口粮上考虑问题。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