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委会主任的意思多明显啊,一直在追问她学医的经历,她却死活不肯说。
其实想想也知道,她爸是著名的余教授,她就是在医院泡大的。
余秋垂了下眼睫毛,深深地吸了口气,微微露出个笑:“我才疏学浅,不堪大任。”
医院里头,如果一位医生连续在诊疗台上生意外,科室就会让他(她)换个环境。
不是不再相信他(她)的水平,而是出于保护。
因为医生也会难过,也会有应激伤害,他们同样需要时间去愈合创伤,只是现实往往无法给他们充足的时间。
余秋尽可能不让自己想起那对在手术台上闭上眼睛的母子,虽然这个过程很艰难。
这是她真正意义上经手的第一起医疗意外。
有些事情来的太晚,对于医生的成长来说,未必是好事。
既然老天爷让她穿越了,她暂时没找到回去的办法,那她索性就当放一个长假。
旁边那对一心想当赤脚医生的男知青兴冲冲的:“没错,关键看的不是技术,而是有没有一颗为广大贫下中农全心全意奉献的心。”
胡杨没好气地推了他们一把:“现在就奉献给我们看!
插秧去。
别想着当赤脚医生了,你们两个蒙古大夫。”
简直是拿贫下中农的性命开玩笑。
杨树湾水田不多,平均一人才一亩地,剩下的大半是山地。
水田当然要种水稻。
说来也惨烈,眼下双季稻还有半个多月才收割,结果杨树湾有六十来亩水稻被泡了,大队派了抽水机帮忙抽了一上午才排掉里头灌的水,可惜稻子已经完蛋。
余秋看着大片倒伏的稻田,忍不住叹气:“农民真是望天收。”
即使到了2o19年,这种状况仍然存在,每当洪涝灾害降临时,损失最惨重的就是农民。
他们的抗灾能力如此脆弱。
“所以我们要尽快实现农业现代化。”
田雨满脸严肃,“我国人口众多,我们要积极垦荒,为祖国建设贡献更多的粮食。”
余秋心里头赶紧喊停。
此后几十年频的洪涝灾害就是跟缺乏规划的过度垦荒有关。
高效的农业生产讲究的是效率,饼摊地越大越薄。
被水淹了的稻谷直接倒伏一片,社员们只能忍住心痛赶紧将它们割了,不然稻谷会霉烂掉,连给禽畜当饲料都会毒死它们。
余秋本以为现在是集体作业,农田都大片连在一起,没有田埂。
下了田她才现水田还是一块块的。
田头没有收割机,农民们仍旧使用最原始的手段,拿镰刀割。
知青们跃跃欲试,生产队长看他们白嫩的手,赶紧打他们插秧去。
就这样的手,抓起镰刀来,别割到自己的手指头就不错了。
现在稻谷全都倒伏在地上,根本不好割。
余秋如释重负,她还真不敢动镰刀。
自动她立志当医生之后,她平常连水果刀都不碰,生怕不小心割到手指头,耽误自己的职业展。
田雨看着大片倒伏的稻田,忧心忡忡:“这要割到什么时候啊?”
余秋帮助运送新拔了送过来的秧苗,笑着说了句:“按我说就不用收割,要是吃不坏,直接将这里变成养鸭场最好。”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