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堂是王家的宅子。
王家是本地地主,距离宁采臣的住处有二里地左右。
刚刚才进行完院试,所以这学堂中并没有岁少童生士子,还在的便只是启蒙的童子,以及一些没有资格去参加科考的童生了。
“好好。”
越中抚着一口胡须,只是说好。
过了一会儿,大概是实在想不起宁采臣叫什么,才面带尴尬地说,“今后务必更加努力,切切不可误了天份。”
“是,谨遵恩师教导。”
抿了口茶,他又说:“去吧!
还要拜访学官大人。”
“是。”
实在没什么好说的。
这老师不记得学生,而宁采臣这穿越者对这老师来说,更是佰生人。
礼到了,也便足够了。
离开学堂,便要回城,因为他需要回城,再备礼物。
仔细想想,这宁采臣读了十年的书,竟然没什么朋友,连启蒙老师也不记得他。
真真是没有存在感哪。
摇摇头,正欲继续赶路,却听后面有人追赶。
“仙芝兄慢走,仙芝兄慢走。”
回转身来,只见一秀才骑跨马匹追赶而来。
宋朝缺马是众所周知的,而在这江南不少富人却都有马。
这也是托达的海贸之福。
“吁。”
马匹停住,来人却翻身下马。
来人同样是秀才,服饰便可看出。
秀才服、举人服虽然都是儒士服,却绝对不同。
宋时进士及第便可为官,所以虽同为儒士服,其平日的常服却称为“燕居服”
,在用色上有明显的规定和限制。
如果他们穿公服,又名“从省服”
,那差距就更明显了。
而像宁采臣这样的秀才只能着“白、皂(黑)”
二色。
来人油光可鉴,个头不高不矮,称不上英俊,却也不面目可憎。
是那丢在人群中便找不到的大众人士。
“兄台请了。”
没有应酬,每日只是读书回家的宁采臣记忆并没有留下太多有用的东西。
ter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