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光已经明确感受到,来自京城的全面进攻即将到来。
敌人这次不再试探,而是要直接摧毁他的核心势力。
这不仅是一次生死攸关的考验,更是董光决定自身命运的关键时刻。
他明白,若能挺过这一关,自己便有机会彻底摆脱敌人的威胁;但若失败,整个局势将瞬间逆转。
为此,董光决定在战前做好全面准备,确保在这场决战中占据主动。
董光召集了所有核心将领和谋士进行战前会议,首先分析了敌人的动向。
张三的情报显示,敌人的大军正在逐步向董光的根据地靠近,分为三路进攻:一支从东面绕道包抄,另一支从南面直接强攻,而最为强大的主力部队则从北面直取董光的防线。
这种三面夹击的战术,旨在将董光的部队彻底包围,逼迫他无路可退。
范齐率先提出了自己的应对方案:“老大,敌人的战术虽然精密,但他们的三路军队分布得太过分散,各部队之间的联系和支援不够紧密。
如果我们能提前在敌人合围之前各个击破,便能化解这场危机。”
程飞则补充道:“我们可以先集中力量消灭南面的敌军,那里是敌人最弱的一环。
一旦南面失守,敌人的包围计划就会被打乱。
接下来,我们可以通过灵活的调动与敌人展开拉锯战,拖延时间,逐步削弱他们的兵力。”
董光听后,深感这个策略的可行性,决定采取“围点打援”
的战术,集中优势兵力,逐一击破敌人的进攻路线。
为了确保这次作战计划万无一失,他命令所有将领严格按照既定计划行事,不得擅自行动。
高猛的冲锋营再次被任命为主攻部队,负责正面突袭敌人的南部阵线。
他们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破敌人的防线,确保南线的战场尽快结束。
李忠厚的影卫营则将潜入东线,破坏敌人的通讯和补给线,使得东面的包抄部队失去协调能力。
与此同时,赵洪的弓弩营将隐蔽在北线山腰,伺机而动,确保在敌人主力进攻时给予致命打击。
战斗前夜,董光召集全军进行动员。
他站在高台上,目光如炬,声音沉稳:“诸位,今天站在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我董光的兄弟。
我们不是为个人荣辱而战,而是为了这片土地上那些无辜的百姓。
敌人来势汹汹,但他们也有弱点。
只要我们团结一心,沉着应对,就一定能赢得这场胜利!”
将士们士气高昂,纷纷举剑高呼:“誓死追随董大人,决不退缩!”
董光感受到全军上下的凝聚力,心中对这场决战充满了信心。
他知道,这场战斗的胜负将决定他未来在这片乱世中的地位,也将决定无数百姓的命运。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