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光在与刘荀的较量中成功获胜,挫败了京城的阴谋,进一步稳固了自己在地方的统治。
然而,这场较量的余波并未完全平息,敌对势力虽然暂时偃旗息鼓,却在暗中酝酿更为复杂的对抗。
董光明白,自己还远未脱离险境,新的危机可能随时爆发。
北山周边的士绅豪强在看到董光实力愈发强大后,纷纷选择靠拢,表面上支持董光的政令,但私下里,有些人心怀异志,甚至暗中联络京城势力,企图在关键时刻背叛。
张三的情报网络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些不安分的动向,他及时向董光报告。
“老大,那几个最近表现异常积极的地方豪强,恐怕不安好心。
他们一边表面上支持我们,一边暗中与京城联络,似乎在等一个机会。”
张三的神情透露出一丝担忧。
董光沉思片刻,冷冷一笑:“这些人见风使舵,想在乱世中两边下注,捞取好处。
他们以为我看不透吗?”
为了应对这种潜在的背叛,董光决定采取更加隐蔽和稳妥的策略。
他命令张三继续监视这些豪强的动向,并在必要时施以“警告”
。
与此同时,董光开始调整自己在地方的势力布局,逐步削弱这些豪强在经济和人力上的影响力,将他们的资源和控制权慢慢收归己有。
范齐提出了一个具体的执行方案:“我们可以通过扶持新兴的商人和士绅,逐步取代那些豪强的市场份额,让他们的经济力量削弱,从而逼迫他们不得不依赖我们。
同时,通过调整地方的税收和商贸政策,我们可以让他们表面上获得短期利益,实际上却被我们牢牢控制。”
程飞则补充道:“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在军队中提拔那些忠诚的新人,将他们安插在关键位置,确保一旦发生变故,这些豪强无法直接掌握军权。”
董光对此策略表示赞同,他决定通过“以利相诱、以权削弱”
的方式,逐步剥离这些不安分势力的力量。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董光实施了一系列看似“惠民”
的政策,实际上却在暗中重塑地方的权力结构。
那些忠于董光的商人和士绅获得了更多的市场机会,而那些心怀异志的豪强则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许多重要资源。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