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董光在粮食案中展现出强硬姿态后,府城中的世家势力一时间陷入沉寂,他们不敢再轻举妄动,生怕再次触碰董光的底线。
然而,这种表面的平静并未持续太久。
京畿地带的权力斗争历来复杂,随着董光的声望逐渐提升,暗中的博弈也变得愈发激烈。
这天,张三带着一脸古怪的表情跑进董光的书房:“老大,最近城里又出了新花样!
这次是一场别开生面的‘斗诗大会’,说是要选出咱们府城的‘文坛巨匠’。
可有趣的是,这背后居然是几大世家在推波助澜,搞得像是要用文采来定高低!”
董光听罢,忍不住笑出声来:“斗诗大会?有意思,这些世家真是不甘寂寞,连斗争都能搞成文人雅集。
看来他们是想用这种方式重新树立威望,顺便探探我的虚实。”
张三附和道:“没错,听说几位名声在外的文士已经摩拳擦掌,准备在大会上大显身手,连朝中的一些高官都对这次活动颇有兴趣。
这帮人可真会玩花招啊!”
董光心中早已有了计策,他决定顺势而为,在这场斗诗大会中来一场“文雅的博弈”
。
既然对方要比文采,他不妨借题发挥,既展示自己的才华,又用幽默和智慧巧妙化解背后的权力角逐。
几天后,府城的斗诗大会如期举行。
场地选在城外的一座古亭,四周花木掩映,水波荡漾,气氛格外雅致。
各大世家纷纷派出自家的“文坛名士”
,个个衣冠楚楚,手持折扇,姿态风雅。
董光作为知府,自然是被邀请的贵宾,但他却刻意低调出场,身边只带着张三一人,一副游山玩水的模样。
世家代表见董光如此随意,心中暗笑,认为他不过是个粗通文墨的官员,不可能在这场文斗中占到便宜。
于是,一些“好事之人”
趁机上前寒暄,言辞间满是试探和挑衅。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