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传来的密报让整个局势再度扑朔迷离。
密使原本志在必得的清洗行动,因为朝廷内部分歧陷入了停滞,这使得地方上的旧势力暂时松了口气,也让董光看到了重新布局的机会。
董光深知,这一波反转意味着权力博弈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无论是密使还是地方士绅,都在等待局势明朗,而自己,必须在这场博弈中掌握主动。
“密使这边受到牵制,地方士绅暂时稳住了,但他们之间的对抗不会就此结束。
我得在双方激化之前找到突破口,确保自己不被卷入。”
董光心中盘算着接下来的行动,他决定继续采取“以不变应万变”
的策略,表面上不偏不倚,实则暗中推动局势朝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
随着清洗行动的停滞,城中气氛虽有所缓和,但暗地里的争斗却更加激烈。
刘县令在暗中重新集结了自己的势力,试图利用密使的被动局面重新夺回掌控权。
他频繁宴请各方势力,意图联手对抗密使,甚至暗示董光如果愿意加入,未来一定少不了好处。
面对刘县令的拉拢,董光保持了谨慎的态度。
他知道,现在还不是彻底表明立场的时候,过早站队只会让自己失去回旋的余地。
于是,他婉言谢绝了刘县令的邀请,继续保持“中立”
的姿态。
然而,这种“中立”
并不意味着被动等待。
董光暗中加紧了与中立官员的联系,尤其是那些在这场风波中摇摆不定的人。
他知道,这些人虽然看似无足轻重,但在关键时刻却可能成为决定胜负的棋子。
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董光还决定借机推动一些有利于民生的政策,以此获取更多的支持。
系统这时跳出了一个新任务:“推动一项有益民生的改革,解锁‘为民谋福’称号。”
董光苦笑着接受了这个任务,心中暗自琢磨:既然系统都指点了,不如顺势而为。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