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贼不喜欢,从那以后,有人在村里在叫他贼娃子的时候,五岁的他就不搭理那人了,渐渐地,大人们看叫不动他,失去了乐趣,慢慢的也就不愿意搭理这个不能带给他们玩笑的小屁孩了,孙贼是个孤僻的怪孩子的言论出现在了村子里面。
大人们的言传身教,带给了孩子们,所以小孩子们也就渐渐的疏远了他,以前还会跟着一起玩,可是后面都渐渐也懂的看其他人的脸色了,
孙贼就在村里被孤立了起来。
孙贼也就成为村子里面大人小孩嘴里孤僻的孩子,
跟着奶奶了,每天忙着家中琐碎的杂事,与村子里面的同龄孩童之间的交往也就慢慢的断开了。
到了孙贼9岁的时候,别人孩子已经上了一年两年的学的了,他才来到学校。
学校在其他生产大队里,小学就是一个大院,两层连排平房,后面还有一排窑洞组成的。
是大队村集体解散了原来的生产大队后,
退下来的房屋,年久失修,可在十里八乡的就一个小学,有一个老校长和几个来支教的青年教师组成,离孙贼所在的生产三队有几里路。
别人家里的孩子7岁去上学,家里有条件的大人用架子车带着一天的劳作工具带着孩子们就出发了过去的。
没有条件的孩子们就组队几个人一起出发去学校了,那个时代村外还是有狼,不时的会跳出来袭击路人。
也就有了人嘴边的那句话,你要不听话了,就让狼把你叼走。
而孙贼9岁了,个子不高,黑瘦黑瘦的,可能还没有别人家7,8岁的娃娃个子高。
但是终于可以去学校,因为他可以帮助奶奶干完一些家里的杂事了,干活效率的提高,每天家里和田间的杂事他可以帮奶奶可以提前完成了,奶奶也同意他去上学了。
每天天不亮就要带着干馍馍拿着木棍朝学校出发,木棍是用来防身的,一米多长的木棍可以防狼,也可以在路上挥舞,用来打发那无聊的时间。
经过几次围猎后,狼虽然不多了,对独自单身走在野外的人也是有威胁的。
拿着快和他一样高的木棍,也算是对自己的一点点安慰,或者说是木棍能给孙贼带来一点安全感。
由于个子低,步伐也小,几公里的路上要走几十分钟,其他的孩子可能只需要不到半个小时,每天到达时,学校基本上都已经开始了早上的学习,
书是老校长给别人退下来的,笔是在灶底下捡出来的碳,在一个小木板上比划着老师教的知识。
他没有本子给老师交作业,而老师也没有问过他的作业,他就像是一个幽灵,游荡在班级里面。
这样的孙贼在学校是另类的存在。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