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民啊了一声“那不会有事儿吧”
“亲娘伺候她能有啥事儿亲娘伺候不好,咱家更伺候不好。”
这事就这么拍板定论,田民一缩头,直接回房睡觉去了。
初四是个大晴天,村里各家各户门前大路的雪都给扫干净,来往的路能通行,串门走亲戚的人又多了起来。
饶是如此,田家大闺女田红也是到初六才来回娘家,她长得很像李凤英,加上嫁得好,在家里有面子,午饭都是好吃好喝好招待,有她带回来的年礼和塞的私房钱,田宁第一次见李凤英这么高兴。
原文里,田宁结婚后和家里的关系还不错,远香近臭,闺女出了门,李凤英跟延后分泌了母似的,母女俩相处融洽,加上日子越过越好,往日的龌龊渐渐被人遗忘。
其实端眼前就知道了,这就是李凤英对闺女的诉求,出嫁后能给家里带来福利,那就是娇客,再计较苛刻就不是聪明人了。
田宁和田红不亲,俩人差的年岁大,田红至多问一句“小宁该出门儿了,有好的人家没要不我回去问问谁家有合适的,离我近点也能互相照顾。”
田宁闭口不言,当个害羞姑娘,田红说的都是无用信息,只是表达自己对娘家操心罢了。
李凤英则模棱两可的说“正说着呢,才见了两次面,走完亲戚再说吧。”
田红就不再问了。
等人走了,邻居于大娘来串门,羡慕的不行“你们家有两个闺女真是享福啊,都孝顺,等以后老了,一人给你端一碗,你都够吃的。”
李凤英面子,故作不在意的笑道“咱能享她们多少福只要她们自己能过好,记着咱们应爹娘的苦心就行,你们家巧真今年就出门儿,你不愁没人给你带烧鸡。”
于大娘笑笑“是啊,当爹娘都是这么想。”
田宁听的不以为然,都这么想的话和养猪有什么分别亲子关系应该是良性互动,而不是强制收益。
但村里老人羡慕的不在少数,田红来走娘家带回来许多好东西的消息很快传到王黑妞耳朵里,她着盘腿坐在床上剥花生吃的刘金玉也开始头疼。
“田民这几天咋不说过来了”
刘金玉本来乐呵呵的,听见这话沉着脸说“不知道,八成是俺那婆婆说了啥,真是心狠,以后别想叫我伺候她,我这怀着孩子都不来一眼,哼,不来请我我就不回去了”
王黑妞抽了抽嘴角没接话,恨恨的点点闺女脑门“你就是笨,那天我给你使眼色,你就不会装肚子疼,直接躺地上不动,谁能把你咋着了那田宁不任你打任你骂我都不愿意,我咋生出你恁笨的闺女”
刘金玉同样后悔,嘟囔道“我肚子里没一点不得劲根本想不起来这主意,谁有田宁心眼多,我想起来还气得慌。”
“可不是,你这小姑子可真是藏着心眼呢,现在搁家不定怎么说你坏话呢。”
“就是,红走亲戚拿回来的好东西也轮不到我吃。”
王黑妞强调“我听说那天孙家也去你家了,带了不少好东西,田民过来这几次都不说送来点。”
刘金玉灵机一动“那我现在装不得劲,还中不中”
王黑妞人高马大的,常年没生过病,带着闺女回来也是中气十足骂田家人,没有丝毫柔弱表现,她思索片刻兴奋点头“也中,叫他送东西来。”
谁家都过得不富裕,王黑妞过年只往外掏东西走亲戚养闺女,可还到收人家礼的年纪,再说,田家也该赔个不是。
刘金玉随了王黑妞那股子结实劲儿,装不出别的病,还是装孕妇最容易的呕吐,吐的啥都吃不下,正需要吃点新鲜东西,具体的就要田家的诚意了。
“哼,要是他们不重视这个孙子,我就在村里到处骂,准得让你婆婆抬不起头来”
“妈,你点子真多”
“那可不,我是你亲娘”
刘金玉的馋借着邻居的口传到田家来,李凤英再不愿意也得让田民提着一兜苹果去了刘家,等田民一走,她又在家嘟囔“这得闹到啥时候去吧”
田宁知道她是抱怨给自己听,压根就没放在心上,眼前有件重要的事,她记得原文里,田宁和于青山就是在年后没几天口头应允这桩事,两人都满意,接下来就等着走定媒结婚的流程。
于大娘是媒人,这件事从头到尾牵线搭桥的人都是她,张罗下次见面也是她的事,田宁盯着她何时到家里来,顺便准备好了委婉拒绝于青山的台词。
只不过于大娘一直没来,过了两天,田宁才知道于大娘家里出了点事,准确说是小姐妹田巧真的婚事出了问题。
梁小双八卦话多,很轻易地从田嫂子口中了解到部分原因,在家和李凤英胡侃的时候直接给说了出来。
“巧真定媒那家姓曹的又不愿意这门婚事了,嫌弃巧真给人当过小保姆,觉得没面子。”
请牢记收藏,网址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