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番言辞凿凿,让京城内外对萧王爷登基的呼声更高,尤其是南方的百姓,世子所过之处颁下的一条条减赋和重分田地的政令,以及狠狠斩杀了一批贪官污吏,让百姓对萧王爷的支持再升一个台阶。
折子的下半部分却笔锋一转,婉转地提及新朝的国号,萧王爷登基乃万民所盼,天下归顺,因此理当回归正统,重启大周朝的盛景,让四海归于一心,八方来拜!
朝臣这时才明白萧王爷的心思,不知该不该顺着折子上的意思来办,而文人则被折子后面所描述的盛世所吸引,对徐敏庆提议的国号再赞同不过,此时朝臣再反对也无用,只得顺应民意,着礼部准备新朝新皇一应登基事宜。
他们不同意也不行,否则甭想让萧王爷出那个院子,他们也进不去。
萧王爷在群臣一请再请之下终于现身,数月后,成为大周朝开朝皇帝,史称周太祖,随着新皇的登基,便是大封天下,新朝一扫旧朝的暮气,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
新皇登基后,第一道圣旨就是敕封原来的世子为太子,群臣无人反对,因为太子仍在外,除了领兵平乱外就是整治遭灾地区,从北地调来大批水泥重筑河堤,在民间的呼声极高。
后其二子与四子皆封王,分别为诚王与睿王。
随后是封赏随萧家打天下的功臣,其中对徐家兄弟的封赏尤为醒目,徐北被封为安宁候,徐敏庆则封为文定伯,一候一伯令人大为羡慕,然而二人的功绩又是实实在在的,成为新贵的兄弟二人成为京中众多人士追捧的对象,尤其是二人皆未成亲,上门提亲的人说是把门槛踏破了都不为过,吓得徐北连忙带了徐敏庆逃一般地回了北地。
睿王因身体原因仍留在滟州城王府内,只不过现在的定北王府改成了睿王府,皇帝赋予了睿王极大的自主权,诚王则自请领兵驻守边关,此前皇帝领兵南下蛮族趁虚叩关,正是诚王与一众心腹老将坚守边关。
许多年过后,北方依旧流传着睿王与徐姓两兄弟的传说,睿王是伯乐,慧眼发现徐北这个庄户人家出身的千里马,没有睿王,便没有后来的安宁候。
后来也有研究这段历史的人说,没有安宁候,也许大周朝的开朝也不会有那般的顺利,或许要往后推延许多年。
有诸多史实表明,最初北地的确缺粮,幸亏有突然出现的大批粮食解救了北地的困境,让大厉朝廷的阴谋没能得逞,但除了有后来的皇商之家万家在南边调集了大批粮食的行迹外,并没有任何痕迹显露这批粮食是如何从南边运往北地的,但许多证据都表明安宁候与这批粮食出现在北地有着密切的关联,但其凭借一人之力是如何运送的,只能用神秘二字来形容。
后人对安宁候的兴趣极大,不仅其本身功绩非凡,更有其抚养文定伯之功,且二人的私生活也为后人津津乐道,兄弟二人同睿王一样终身未娶,同进同出情谊深厚。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自古深情留不住,总是套路得人心。苏殷自从被绑定反派系统以来就勤勤恳恳的完成任务,无一失手。每一次任务都完成的非常完美,成功取得人人喊打的反派Boss头衔。当然最后他也成功的被主角干掉了,再一次印证了反派死于话多的真理。真是可喜可贺可喜可贺。可是有一天主脑突然告诉他,由于许多反派死的太冤,集体暴动导致世界不稳,让他去改变反派的命运。exm???这活可不好干呀!各位书友要是觉得快穿反派话不多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郎君金榜题名,糟糠妻被骗下堂。天灾人祸频频,下堂妇死得凄凉。重生归来,她不仅要踹渣夫夺家产,还要在天灾荒年,广积粮高筑墙,过上悠闲好日子...
穿越到自己写的书里,换做任何人都会欣喜若狂,可温亦谦却有点慌。早知道我就不写黑暗文了,随便出个门都能遇到几个变态杀人狂,这谁顶得住啊s黑暗风,沙雕向。...
大胆开个预收穿成病弱反派的未婚妻以下是本文文案穿成男主无c文中不配拥有姓名的反派病弱同桌,身娇体弱一步三喘的覃莳得到了一个学习系统。努力学习可续命,可惜系统十分抠门,覃莳头悬梁锥刺股却依...
世界被拯救了。因为我需要一个地方发表文章。...
兵王,这是在任何一部字典上都查不到的词,士兵创造这个称呼仅是为了表达对他们中间绝对佼佼者的敬佩和尊敬兵王,士兵中的王者,他们仅仅是士兵中的王者,也许他们永远也成不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将军,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