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来,比想象中难,也比想象中精彩。
原本半个月的行程,念兮她们走了一个多月还没到。
途遇古刹名山,便会停船靠岸,游览一番。
念兮见识了不到名家石碑字帖。
她本身书法造诣不差。
温父曾手把手教她开笔,比起大哥温清珩,念兮的书法其实更胜一筹。
不过她后来惯写女子的簪花小楷,倒将旁地搁置。
这一回,拓了不少名帖。
不论念兮行到哪里,每隔两日,她总能收到裴俭的书信。
原本她还不明白,为何裴俭的信能如此准确无误的送到她手上。
过了两天她就发现,原来她们的船后面,一直跟着另一艘大船,是裴俭派来的护卫。
而递到她手里的,有些也算不上书信。
比如他吃到一道好吃的菜肴,为了分享,竟将食谱誊抄下来寄给她。
自从风陵渡口一别,裴俭像是开启了某个开关,分享欲空前旺盛——睡前读的诗,早起饮的茶,甚至是他无意中听来的某个官员的小八卦,都会记录下来,告诉她。
导致念兮明明走了一个多月,人却还像是在京城。
消息异常灵通。
念兮大多数时候是不回的,偶尔兴致来了才会回信。
有一次她捡到一片树叶,形状很奇特,据说是只有这一带的树林才有。
于是念兮将树叶夹在书里寄给裴俭。
很快收到裴俭洋洋洒洒七、八页的回信。
前一、两页充分表达他收到树叶的喜悦之情,后三、四页详细介绍了这种树叶的来源,最后的几页则全部用来抒发思念。
念兮耐着性子看到末尾,裴俭居然很有自知之明,表示自己如今年纪大了,特别想与人说话,请她多担待。
念兮读后笑得不行。
她们出发时是九月中旬,等到金陵已是十月底,天气转凉,官道上多了许多衣衫褴褛的难民。
细问之下,原来黄河改道,导致沿岸许多州府都遭了灾。
房屋被冲垮,良田被淹没。
更要命的是,个别州府还爆发了时疫。
许多人活不下去,这才往南边富庶之地来讨生活。
李氏与念兮原本满心欢愉回到故居,可见到那些难民,尤其是女人和孩子,心中可怜,连喜悦之情都淡了几分。
他们的房子还在,先前已经去信,派人仔细打扫过。
李氏和念兮舟车劳顿,打算先安顿下来,再去拜访故友不迟。
老宅里留着一户仆从看家,李氏梳洗过后,便叫来问话。
诉过离情,念兮问道,“印象中金陵城总是热闹,小孩子满大街跑,卖冰糖葫芦的走街串巷吆喝,怎么今日进城,却这般冷清?”
刘妈妈道,“大小姐有所不知,前一阵城里陆陆续续进来好些流民。
城中太太们好心,见他们可怜,便施粥散药,给衣给钱,原是积德行善的好事,谁知难民们收到消息,都往金陵城挤来。”
李氏原还要笑女儿一心念着冰糖葫芦这等吃食,这会儿也听进去了,忙问道:
“然后呢?金陵城富饶,便是再多些难民,倒也不算艰难。”
“还是夫人心善。”
刘妈妈叹一口气,“多收留几乎难民,的确不是什么大事。
不瞒夫人,奴婢还给那些可怜人送过馒头呢。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入v公告八月一日入v,大家不要着急哈,耐心等待一下,爱你们呦本名又叫小弟想上位在遇到那件事之前,闵允琪对班长周言昭的印象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对方就是彻头彻尾的淑女长相漂亮,家境又好,性格又特...
穿越成了小弃妇,身后还跟着两个嗷嗷待哺的小包子。宁瑶开始大家致富,斗极品,虐渣渣,养包子日子越来越好,而两个小包子的爹竟然窜了出来,这个追着她求暖床的竟然还是权倾朝野的大人物...
穿书后宁晚晚曾以为自己拿的是团宠剧本直到一天她意识觉醒,她才惊觉,原来自己只是一本白月光修罗场文学里的替身女配待白月光归来,她这个替身就会被当做备用血库,一剑穿心。意识觉醒以后宁晚晚不干了替身谁...
大明崇祯十四年,小冰河时代已到最严峻的时期,京师鼠疫风暴已在酝酿,洛阳已经失守皇帝还在为辽东局势忧心,就在这风雨飘摇之际。陈烨,一名幸运的时空交易店员,匹配到了崇祯。崇祯买粮食,买电台,买仙人指导。卖黄金,卖矿产,卖大明能卖的。朕要这天下,日光照耀之处,皆为明土。朕要在仙人的指引,以及完善的知识体系下,建立,富有大明特色的新大明陈烨别问了,这永乐大典,古方秘籍,万国已灭绝动物保护园真是地里长出来的。(书友群954975531)...
西汉征和二年(前91年),汉武帝年迈昏聩,觉得总有刁民想害朕,太子刘据竟然也被汉武帝怀疑,于是大肆排查巫蛊之事,刘据性命及太子之位岌岌可危,穿越成为汉武帝亲孙子的刘进,感觉自己脖子发凉。坐不住的刘进不顾自己刚出生的儿子,赶紧跑去东宫找亲爹刘据商量着爹,要不咱爷俩造爷爷的反吧,不然咱全家保不住啊!...
游玩时坠崖的肖鉴,意外穿越到地球的平行世界,成为一个名为萧剑的大一新生。两世为人,仍旧不改低情商的人设,却收获了无比珍贵的爱情,友情,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