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虽太子今日未在炼丹,但我观其沉溺于这些雕虫小技,实非明君之姿。”
回到乾清宫,刘大夏仍然批评太子的不当之处。
“刘大人所言极是,朕已责成太子研读《礼记》作为教训。
今日太子冒犯了大人,朕在此代为道歉,太子年幼,请大人勿要介怀。”
“确实,太子如今已较以往勤奋,时雍无需过于严厉,今日是我不明真相,错怪了太子。”
见刘大夏依旧怒气未消,李东阳也出言相劝。
刘大夏欲再言,见李东阳示意,只好把责备太子的话咽下,转而与弘治讨论边疆之事。
商议完毕,李东阳和刘大夏一同离开了乾清宫。
“宾之,为何刚才不让我说完,太子如此放纵,将来如何担当大任,只会成为昏君。”
刘大夏依旧愤愤不平,此事因李东阳而起,到最后他却成了和事佬。
“时雍兄误会了,适才陛下看似平静,实则心中已有不满。
况且今日时雍兄确实冲动了些,未给太子留余地,如此对时雍也不利。”
“哼,忠言往往逆耳,我刘大夏一心为国为民,无所畏惧,只是陛下只有一个皇子”
“时雍慎言!
我们身处朝廷中枢,言语不可如谏官般肆意。”
见刘大夏口无遮拦,李东阳连忙阻止,有些话不能随便说,他们身为朝廷重臣,更应谨慎。
更何况弘治只有一个皇子,让他再生一个也来不及,弘治的身体状况还不如刘大夏,此事就不要再提了。
引导太子的事,还需从长计议。
刘大夏与李东阳离去后,弘治批阅奏折时总是心神不宁。
太子尚未得到朝廷的普遍认同,他怎能安心将这大明江山交付到太子手中呢?
“哎……”
弘治一声长叹,身边的太监最懂得揣摩圣意,见皇上情绪低落,皆屏息静气,不敢出声。
皇上的宽厚仁爱是对大臣们而言的,对待家仆,他的耐心就没那么多了。
“李荣,你觉得太子如何?”
李荣今日陪同弘治去了东宫,目睹了一切,自然知晓皇上此刻正因太子之事忧虑。
“太子聪明伶俐,人中翘楚,假以时日必能……”
“罢了,无需多言,启程去东宫。”
李荣心中憋闷,却不敢多说,连忙伺候弘治前往东宫。
朱厚照桌前摊开着一本《礼记》,手里握着一支新削的木铅笔。
刘瑾看着郁郁寡欢的太子,想说些话让太子开心。
“刘大夏那个老头子真是无礼透顶,待老奴日后找他的茬,定要给他点颜色瞧瞧。”
“得了,你闭嘴吧,刘大夏砸东西时你怎么没站出来。”
“那……那……刘大夏是三朝元老……”
刘瑾尴尬地不知如何回应,此时的他还未成为九千岁,在刘大夏面前只是个小角色,不敢轻易挑衅。
不仅是刘大夏,后来听说李东阳曾来过东宫又离开,恐怕是李东阳告的密,他意识到之前从李东阳那里得到的浪值并非好事。
两人交谈之际,李荣走进来,随后弘治也踏入房间。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
崇祯元年,陕西大旱崇祯二年,陕西大旱崇祯三年,陕西大旱崇祯四年,陕西大旱…有完没完?还真没完。要知道这场大旱是中国乃至人类历史上少有的,其持续时间之长受旱范围之大,为近五百年所未见。五百年?孙悟空都从五指山下出来西游了,顽石已长满青苔,沧海都变成桑田了,这么绝的事情咋就让明末陕西百姓给遇上了。灾荒时间长了,地主也没余粮,皇帝也没闲钱,不征税紫禁城就得关门。啥也不说了,该征税的还得征,陕西也不能例外。奶奶的,都这样了还要收税,让人活不?陕西百姓经过一番深入的思想斗争,联系一下当下国内的基本形势并结合本地区的区域特点,广大民众决定起义,理想远大的当起义军,理想一般的当土匪。好了,大环境就这样,提起刀开始干活吧!小说交流群号456361091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明末匪事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
末世来临,路人甲莫雪同志不幸炮灰成了一只低阶丧尸。变成丧尸莫雪也不气馁,打架,咬人,卖力的吞噬血肉堪堪升为丧尸小头目,谁知又天降巨炮将她轰成了渣。本以为这辈子是凉凉了,谁知她竟然穿越到大晋朝成了一...
两年前,她是丑逼,我是男神两年后,她是校花,我是屌丝。三天被打七次,我也屹立不倒!你看,我以前能保护你,现在也能保护你。左飞两年后,左飞开始一段热血传奇!本站提示各位书友要是觉得不良之谁与争锋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5w02400展开全部gtgt...
本姑奶奶重生回来知晓未来,身怀隐身神技,专业手撕各种不服,还有那谁,收收你的口水,特么的都流到我男人的身上了。兵哥哥,你别跑,乖乖站在那里,你是本姑奶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