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完甲骨文和金文,我们接着看文字的演化发展。
】
画面上又出现了最开始的那些书法名篇,第一个出现的是一个石鼓。
【春秋战国时代,刻在石簋、石鼓上的文字叫做石鼓文。
石鼓文笔划雄强而凝重,结体略呈方形,风格典丽峻奇。
甲骨、金文、石鼓文,秦代称之为大篆。
】
各朝的收藏家们狂喜,飞快地将石鼓画下来,将石鼓上的文字临摹下来。
天幕上下一个出现的是“泰山刻石”
。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书同文,车同轨”
,“统一度量衡”
的政策。
丞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的基础上,进行简化,推出了小篆。
一直到西汉末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
】
【这面“泰山刻石”
刻于秦始皇二十八年,始皇巡狩泰山时所立,内容是歌颂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功绩。
】
时任廷尉的李斯笑容满面,对着秦始皇躬身一礼。
“丞相李斯!”
这可是他一直以来的目标。
可是他的笑容还没有落下,便听到同僚的抽气之声。
李斯立刻看向天幕,只见评论区白色字迹一行行显现。
评论区
“李斯真是可惜了,本来有机会成为千古名相的,可惜了……”
“李斯贪心不足,被夷三族也是他咎由自取。”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