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尼阁不解。
“立锥之地。”
郭居静很顺畅地将意大利语切换成了中文。
“立锥之地?”
金尼阁用中文反问,不过他的南方口音很重。
“在大明,皇帝是无与伦比的存在。
得皇帝允准而以耶稣士的身份留葬北京,即意味着皇帝并不排斥我教。
不将我教视为邪教。”
越是靠近墓地,郭居静就越是伤感。
“合法性认可?”
金尼阁明白了。
“马泰奥·里奇想在死后继续为圣教做贡献啊。”
郭居静长叹一声。
“这种认可并非永久性的。
皇帝口含天宪、言出法随,他能给予,也能褫夺。”
“你是说教案?”
金尼阁对南京教案的了解仅限于他人的口述。
金尼阁在万历四十一年正月离开中国,返回欧洲。
并于万历四十七年六月再次抵达远东,重新开始了他在中国的旅程。
他抵华不过一年有余,其中大部分时间都待在澳门。
直到今年大行皇帝驾崩之前,他才被龙华民派离澳门前往南京。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他抵达南京不到两个月,又被汤若望带到了北京。
他就这样几乎完美地避开了万历四十四年的南京教案及其造成的负面影响。
“我就是在说教案。”
郭居静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中式祭品,一件件地摆在利玛窦的墓碑前。
然后找到几根细小的干柴在墓碑前搭了一个简单的柴火堆。
做好这一切,郭居静便掏出火折子蹲下身点燃柴火堆,并开始焚烧纸钱。
“你在干什么?”
金尼阁没见过中式祭奠法。
“我在用摆酒、摆肉、烧纸的方式祭奠逝去的朋友。”
郭居静将一沓纸钱递给金尼阁。
“这是中国人的办法。
而我现在就是中国人,一个信耶稣基督,白发蓝眼的中国人。
如果我死了,我也要葬在这里。”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