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清风垒了三个杨婧垒了两个。
正常。
中午,两人又简单的吃了点儿蘑菇炖鱼。
休息了片刻,就开始继续建筑安全屋。
这时夏清风从自己备好的木材中挑出最粗的几根。
被他扛到五棵树之间,这里已经垒好的一米高平台,起到了作用。
他将一颗人腰粗的木材,放在两棵树之间。
这两棵树之间有四五米的距离。
这棵树放在石台上,杨婧用已经准备好的藤条,将两端牢牢的拴在树上。
一圈下来,五棵树之间就都捆上了准备好的木材,这样安全屋的底框就形成了。
两个人在这些捆好的木材上站立,跳跃。
这些人腰粗的木材纹丝不动,非常坚固。
他们虽然没有铁钉,但藤条夏清风准备了很多。
前几天,夏清风去河边扎鱼,就发现树林里这种藤条很多。
所以每一次回来的时候,都会从树林里带回一捆捆手指粗细的藤条。
外面的框架好了,下一步就是搭建里边的地面。
安全屋的地面,要建造在离地一米高的距离。
这在夏清风开始构思安全屋的时候就已经决定的,所以五棵树范围里面,他砍掉的那些树都留了一米高的树桩。
这些树桩分布的虽然不均匀,但可以节省他很多的时间。
一根根木材被他扛了进来。
两头就捆在框架上。
地下有他预留的树桩支撑。
虽然他预留的树桩都是一米高。
但在实际操作中不可能那么正好,长的他就用工兵铲在往下削一些,如果不够高的,他就找一些碎木材塞进缝里。
在没有树桩的地方,他就挖一个半米深的坑,在坑底下垫上几块石头。
再找来一节量好的木头,竖在坑里将土回填,用脚踩实。
这样一个立柱就形成了。
这个方法就是杨婧告诉他的。
本来他以为挖个坑埋个木柱就可以了。
可是杨静告诉他,如果底下不垫上几块石头。
那么一下雨,或者时间一长,这跟木头就会下沉,起不到支撑上面的作用了。
但是在底下垫上几块石头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