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昏沉沉地并未完全清醒。
应小满有些失望,又在意料之中。
她边喂药边喃喃地念,
“等下我要出门找新屋子。
一切顺利的话,一个月内便会搬走。
你赶紧醒过来罢,下个月我们搬家时,可没法带着你走。”
屋外又是下雨天。
她穿戴起斗笠油衣,跟义母招呼一声,出门直奔城北而去。
听上次那家茶博士说,晏家在城北长乐巷。
春雨淅淅沥沥,雾笼京城。
接近晌午时,应小满已经站在绿荫环绕的长乐巷对面,远远地往里探。
占据半条街的深宅大院,确实容易找的很。
巷子里清静少人,巷口却是另一幅景象。
数十披甲卫士佩刀长枪,肃然驻守,进出俱要严查。
身穿布衣布鞋的寻常百姓连巷子都进不得。
应小满远远地驻足了一阵。
晏家墙里盛开的粉色桃枝探出院墙。
烟雨蒙蒙,亭台楼阁掩映花枝,在雨里景致霎是好。
她熟练地寻斜对面街上开门做生意的茶肆,往躲雨长檐下一站。
和门边闲着无事做的茶博士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
“晏家出什么事了这么多官兵。”
“谁知道。”
茶博士果然接口,“反正自从几日前,晏家门口就多出许多禁军把守,出入街巷都要查验身份,指不定家里出何等大事。”
应小满点点头,“听说晏家世代做官,祖上出过两任宰相。”
“那是。
第二任的晏相,是现在晏家当家这位的祖父,三十年前的故事喽。
如今晏家当家的这位在大理寺任职。
年纪轻轻做到四品少卿,谁知道将来会不会又出一位晏相”
应小满精神一振,“晏家现在当家这位,算京城高官么做官的名声好不好”
茶博士哈哈地笑出声“小娘子你还真敢问。
高官是肯定的,至于名声么,不好说。”
应小满有点懵。
“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
怎么叫做不好说”
“这样和你说罢。
京城里文武百官,最容易博好名声的,要算御史台言官。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