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书库

第三十七章 延河大卖(第1页)

:最近几天,姜玉楼得到的好消息不断。

第一个就是《延河》第六期发行了,他的两首诗算是赶上了六月刊的末班车。

《延河》文学是月刊,每年12期,每期的售价是两角伍分,发行方是省城的邮电局。

至于预订,全国的邮电局都能订。

也就是说,他的两首诗要和全国人民见面了。

第二个好消息,则是他的稿费和样刊同时到了。

根据1977年的《试行新闻出版稿酬及补贴办法》,稿酬基本是千字2元-7元。

但是诗歌这种载体不同于散文和小说,字数通常较少。

以古体诗和现代诗的字数计算,想要达到千字都太难了。

如果扣字数的话,诗人都要饿死了。

所以,现行的诗歌的稿酬是按照十行千字计算的。

七八十年代也就是国内现代诗的黄昏了,一大批现代诗诗人诞生在这个年代,并且被青年们所追捧。

靠着不算多,但也不至于饿着肚子的稿酬,倒也比单纯的务农或者上班强了不少。

即使如此,稿酬还是低了。

比如姜玉楼的《山木》和《十诫诗》,一首十六行,另一首多点,也不过二十四行。

按照最高标准算,也不过三十五块钱的稿酬,远远比不上他写小说的。

这种稿酬标准极大地打击了诗歌创作者们的创作激情,也不利于以诗歌为主体的文学杂志收稿。

因此,在杂志内部还有另一种稿酬标准,那就是按行计算。

这种稿酬计算方式通常只有知名诗人才有的待遇。

姜玉楼这种新人按理来说是没有这种待遇的,但是谁让他的诗写得好呢?

《延河》编辑部的人一商量,干脆按行计算稿酬算了。

于是,姜玉楼的特殊稿费就这样出炉了。

他的两首诗总共四十行,每行的稿酬不是最低的两元,也不是最高的七元,取了一个中间数四元钱。

靠着两首诗,姜玉楼拿到了一百六十元,比他的第一部作品《李十三推磨》的稿酬可高多了。

普通工人一年也就赚得比这多一些。

姜玉楼满意地收下汇款单,在邮电局里把这笔巨款取了出来。

当时还引起了邮电局员工不小的轰动,接连拿到两笔不菲的稿酬,想不引人注目都难啊!

也别觉得《延河》会吃亏,就凭姜玉楼的两首诗,他们的第六期杂志卖脱销了。

没错,真的是卖脱销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热门小说推荐
重生之神级学霸

重生之神级学霸

生物系研究僧出身的猥琐胖子杨锐,毕业后失业,阴差阳错熬成了补习学校的全能金牌讲师,一个跟头栽到了1982年,成了一名高大英俊的高考复读生,顺带装了满脑子书籍资料80年代的高考录取率很低同学们,跟我学...

高武:从觉醒妖王血脉开始

高武:从觉醒妖王血脉开始

科技与修真的浪潮里,谁能触及超凡?秩序与战乱的夹缝中,又是谁在低语?我看见妖族隐匿于霓虹之后,机甲飞跃在繁华街头王侯与邪魔推杯,众生和鬼怪换盏。当野心失去原则,科武制造毁灭,超凡带来罪孽,大厦将倾永夜降临,谁愿意做扑火的飞蛾?身负妖王基因而不自知的苏安,在十八岁生日那天原力觉醒,从此在充满血火与财富的都市开启了他的崛起之路。如果文明注定消亡,比起做飞蛾,他更愿意在敌人的尸体上建立一个新的世界!...

家有饿郎:囤粮种田好悠闲

家有饿郎:囤粮种田好悠闲

郎君金榜题名,糟糠妻被骗下堂。天灾人祸频频,下堂妇死得凄凉。重生归来,她不仅要踹渣夫夺家产,还要在天灾荒年,广积粮高筑墙,过上悠闲好日子...

我的老婆有点凶

我的老婆有点凶

修炼天神秘典的佣兵之王回国,执行贴身保护校花的任务从此过上欢乐小冤家的生活。老婆,你能不能消停点和睦相处不好吗我和她们真的只是朋友而已...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