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共骑一辆车,在闲聊中,越走越远。
将近两个小时后,两人终于回到了村里。
之所以骑了这么久,不是马孝骑车慢,而是这个年代路况不好,别说柏油马路了,村里基本没有什么像样的路,都是土路,再加上下雨,根本骑不快。
到了村头,两人分开,姜玉楼回了一趟家,将书包放好,换了身干活的衣服和鞋子后,去了自家的地。
此时,父亲姜建国和哥哥姜援朝正在地里挥汗如雨呢。
春天的农活,不外乎是耕地、播种、插秧等。
在没有机器的帮助下,效率低不说,还累人。
当姜玉楼深一脚浅一脚走进田里,父亲和哥哥看到他后,都冲他笑了笑。
小雨淅淅沥沥地没有停下来的意思,简单打了声招呼后,三人卖力的在田里苦干了起来。
天渐渐黑了,虽然还有很多工作没做,但是今天也必须收工了。
同父亲和哥哥回到家后,母亲李秀莲将蒸好的黑馒头端了上来,几个人就着土豆白菜大快朵颐着。
家里人关心了一下姜玉楼的学业后,便各自忙活自己的事。
姜玉楼回到自己的房间,稍作休息后,拿出了那份报纸。
写作,就是他给自己找的出路。
只是,虽然脑海中有不少后世名著和故事,可是以他的文学功底,想要把他们一一展现出来并不容易。
他要做的是在脑海中的万千丛书中,找出一本适合这个年代,并且容易上手的书。
一来可以让他练练手,二来呢,也要符合他当前的人设。
毕竟他现在就一个高中生,要是突然写出一本大作出来,属实有点耸人听闻了。
写什么好呢?
就在他发愁的时候,想到了村里老人给他讲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名叫李芳桂,是陕地蔺店乡人。
他念书苦读一门心思为科举高中,一路苦苦赶考直到五十二岁皆不如愿,失望之后便不想再跑那条路了,于是偶然间开始了戏曲创作,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自五十二岁弃仕途试笔写戏的十年间,先后创作了八部本系和两部折子戏,通称十大本:《春秋配》、《白玉钿》、《火焰驹》、《万福莲》、《如意簪》、《香莲口》、《紫霞宫》、《玉燕钗》,《四岔》和《锄谷》是折子戏。
这些戏本中的许多剧目,随后几乎被中国各大地方剧种改编演出过,经近二百年而不衰。
后人将《万福莲》改编为《女巡按》,大获好评更热演不衰。
晚年时,李芳桂由于影响太大,不符合清朝的统治思想,被清廷通缉,继而被气死。
其人的一生堪称传奇,但是在外界并不为人所熟知,很有改编的价值。
最重要的是,国内有一位大作家也从李芳桂的事迹中摘选了一段,写了一篇短篇小说,还因此获了奖。
那位大作家叫陈中实,那篇获奖的短篇小说当年刊登在《人民文学》,小说的名字叫《李十三推磨》,这篇小说当年更是荣获“茅台杯人民文学奖”
短篇小说奖。
而且,写这篇小说的时候,陈中实的《白鹿原》已经出版,可以说正处在创作的巅峰期,笔力毋庸置疑。
这篇小说他曾经看过,内容虽然记不太全,但是大致内容还是知道的。
如果以李芳桂的故事为蓝本,确实很适合练手。
想到这里,姜玉楼找出一本没有写过字的本子,在封面上写了《李十三推磨》五个大字。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1972年的夏天苏若正收拾着行李,过几天她就要去青大读书,那里还有一个未婚夫正等着她。可是一觉醒来,她却成了一个偏僻乡村的知青,床前站着一个陌生的军装男人,床头有一个娃正叫着她阿妈。她转头,就看到破旧的床头柜上,有一个日历,上面印着,1977。苏若我还是个宝宝呢!可是这个男人,好帅!她的脸红了。苏佳重生归来,举报继妹,逼她下乡,抢她男人,以为这样继妹前世的气运就都会落到她身上,结果没想到继妹竟然嫁了个更有权有势的回来了苏佳男人还你,咱还能做好姐妹吗?苏若麻烦脸拿来给我踹一下先...
凶宅索命,胆小勿入人们谈凶宅而色变,而我却以此为业,机缘巧合之下,成为了一个倒卖凶宅的商人。铜碗锁魂八蟒缠龙纸人拜寿阴桥改命十大诡奇凶宅,档案重现每一座凶宅背后,都有一段惊悚隐秘的故事...
...
平凡的蓝星出现一个超人会怎样?双穿门,唯一超凡。小目标硬抗核弹...
什么我变成了奥特曼天呐竟然还要跟可爱的小怪兽战斗我才不要呢突然穿越到光之国的江枫,不情不愿的成为了一个另类的奥特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