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有强梁之辈披着侠者的外衣横施暴虐之外。
还有很多侠者通常只会用个人武力来解决问题。
他们呼朋唤友,纠集徒属,一言不合拔剑而起,杀人如同割鸡,血腥且残忍。
这也是法家韩非子不待见侠者的原因。
为此还写下了一篇著名的文章五蠹。
里面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韩非子将带剑的侠者视为乱国的五大蠹虫之一,是需要除之而后快的害虫。
侠者行侠仗义,让人一听就心生景仰之情,并且为之肃然起敬。
这是因为有很多人把行侠仗义里的义看成是正义。
这是自动形成的下意识的惯性思维。
可是在很多时候,行侠仗义里面的那个义字,仅仅是代表着义气或者意气而已。
这也是侠者为人诟病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因为合乎义气的事情,未必合乎正义。
正义和义气很多时候都是会相互抵触的。
而人们一直都在追求着正义,并且推崇正义。
侠者身上有优点,也有缺点。
不能笼统地将他们归为绝对的好人。
不过无论是好坏,侠者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视金钱如粪土。
古往今来的侠者几乎都是如此作风。
他们看轻的是金钱财货这些身外物,看重的是个人的名誉声望,或者是自我道德的完善。
侠者看重自己的名声,从来不吝啬于财货。
他们和普通人最大的区别在于道德感十分的强烈。
为了自己的名声和自身道德的完善,别说付出金钱了,就是付出生命,也不过是一咬牙一跺脚的事情。
这也许就是“一诺千金”
最本质的释义。
“殿下,娡儿愿随季布同去,以观察后效。”
王娡请求太子。
自穿越以来,先是被困长陵邑,后又锁足深宫。
她可太想出去溜达了!
“那季布好饮,确实需要人节制。
王良娣心思细腻,说不定能察觉人所不在意细节。”
晁错也建议。
刘启看看王娡:“平儿双儿还小,怎么能离开娘亲呢?再说你一个女人,抛头露面不好吧!”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