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柏只是见了杨涟,并不知道他的奏疏里写了什么,也不知道新君召自己来朝的意图。
文武百官的目视更是让他如芒在背、冷汗直流。
从萨尔浒全师而还后,李如柏非但没有被当成保全战力的英雄,反而被视作贻误战机、见死不救、里通建奴的叛徒,遭到了几乎所有文官的弹劾。
比如御史杨鹤就曾上疏弹劾道:“养虎遗患、致有今日,李成梁父子也。
李氏所遗之患,自当责李氏收拾之。
然如柏兄弟(指李如柏与李如松)与奴酋有香火之情,三路之兵俱败,何以如柏独全?且镐之令箭,何以独不止杜松、刘綎?(而且杨镐为什么不用令箭命令杜松、刘綎停止进军呢?)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
如果说御史杨鹤的弹章还算是合理怀疑。
那么其他言官据此延伸出来的弹劾就是纯纯的阴谋论了。
比如言官弹劾杨镐私庇李如柏,或是李如柏故意不救杜松导致杜松战死。
朝堂里的每个人都想让他死,都在逼问他为何不死。
那他为什么能活到今天呢?因为皇帝朱翊钧不想让他死。
“咳!
臣请奏萨尔浒事!”
杨涟咳嗽“打扫”
,振声奏道。
“准!”
这是今天朱常洛批复声音最大的一次。
给呆跪在一旁的周嘉谟吓了个激灵,手上的笏板都差点掉下来。
“萨尔浒兵败,首过在君,次责在朝,末罪在将!”
一言既出,石破天惊。
“萨尔浒战前,辽东经略兼巡抚杨镐及总兵官李如柏曾奏请朝廷,称辽东欠饷、战马不足、兵甲朽坏、希望暂罢兵事,以守代攻。”
“待户部饷银足发、兵部补充健马,工部新造刀甲,再发天兵。”
“然大行皇帝称内帑空虚、拒发内帑以支援辽饷,并数下圣旨令杨镐‘亟图挞伐、务期剿灭’。
(赶快进攻、务必在期限内剿灭)”
“大行皇帝欲毕其功于一役,内阁、兵部乃至朝廷亦低估建奴之势,以为天兵一至,奴即灰飞烟灭,因此不断发出兵部红色令旗,催令杨镐发兵。”
“然锦衣卫及边军夜不收,已多次上疏朝廷力陈建奴之势。”
“朝堂之上无人置喙,满堂言官噤若寒蝉!”
“万历四十七年二月二十一日杨镐誓师,然大雪漫天,出师之日改为二十五日。
故发兵时战机贻误,军情泄露。
然在重压之下,杨镐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二十八日,先锋,西路杜松部抵达抚顺近郊,然其立功心切,命士兵星夜赶路,渡过浑河,抵达萨尔浒。
杜松部三月初一扎营,三月初二遇努尔哈赤精锐伏击,全军覆没。”
“三月初三,北路马林部覆没!”
“坐镇沈阳的杨镐获悉两路兵败,立即下令,命李如柏、刘铤停止出击。
然刘铤已孤军深入三百余里。”
“三月初四,东路刘铤部遇敌。
同日,刘铤战死。
三月初五,东路刘铤部全军覆没!”
“三月初五,南路李如柏接到杨镐停军令旗,李如柏奉命不进,后率部全师而还。”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
他,穿越至三国成为八岁孩童被童渊收养,与赵云,张任和张绣称兄道弟,于洛阳凭借卓越的见识获得蔡邕赏识,并成为蔡邕的门生,在虎牢关之战与吕奉先大战两百个回合,从此声名鹊起。他麾下谋士猛将无数,能与当世枭...
贞观十四年,大唐盛世已开启。唐高宗还是老实的小王爷。女皇已入宫成了武才人。翼国公府,秦琼刚加冠长子秦怀道,开启大唐封王生涯...
通天大陆。这里,以修真者为尊。武者,一拳可碎石。而武魂觉醒者,能破碎虚空遨游星际。灵者,心念一动,可让人生死一瞬。而灵者大成,能弹指毁灭一个世界。无论灵者或是武者,均...
曾经,你们毁了我的人生。现在,我回来了洗干净脖子,等我喂,那个谁,我不需要帮手,麻烦你离我远点儿行吗...
叮主线任务将主人调教成猫奴。西卡懒洋洋地听着脑海中第九十九次系统的提示音,理都不理。我都变成猫了,还要我怎么样,难道学小猫咪一样,喵喵喵萌不萌打死我都正想着,突然觉得后颈皮一阵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