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书库

第二十二章 神眼看题 文气初现(第3页)

“下官明白了,这是古籍记载中的文气!”

“天降祥瑞,这是吉兆啊,这些日子以来,天灾不断,妖魔鬼怪层出,人心惶惶,而古籍中曾说文气有辟邪诛鬼之效,并具有不可思议的神通。

先秦诸圣,无不神通莫测,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绝非一册竹卷之功,实以神通盖压诸国!”

();()  “不好!”

吴敬梓突地面色一变:“本县考场出现了祥瑞,难保他县不会有,你们几个过来,你俩骑马去往国子监禀报大司成。

你俩也骑马去大司成家里,倘若在家,哪怕还在床上,拖也要拖来,一定要抢在宛平县的前面,请来了大司成,本县重重有赏!”

“是!”

被点到名的衙役,一溜烟跑了出去。

明代好古风,本朝也继承了这个传统,国子监祭酒被称作大司成,正是李纨的亲爹,李守中。

文华殿内,众人均是磨拳擦掌,谁都知道抢先上报祥瑞的意义,无不紧绷着心弦,可不能让宛平县抢了先啊!

“诸位,咱们分头巡视考场,看看有哪些考生考出了文气,今科童生就从其中择取,如何?”

吴敬梓又道。

“就依堂尊之言!”

县丞、县教谕与两名府学教授纷纷应下,分配了自各的巡视范围,冒雨而出。

吴敬梓带着两个书吏,向边角的考棚区走去。

一般来说,能在屋舍里考的,不是官员富户之子,就是文名比较出众的少年,这是规则允许之内的适当照顾。

而这些人里,出文气的几率也相对较高。

作为一县之尊,不可能吃相太难看,因此吴敬梓将发掘好苗子的机会让给了同僚。

果然,有文气的并不多。

每发现一个,吴敬梓便向身后的书吏打听姓名,将之记下。

“嗯?”

突然吴敬梓加快了步伐,就见一名面容稍显稚嫩的考生,看年纪不过十四五岁,可那头顶的文气,浓的几乎化不开,并隐约呈现出一副文章的模样。

“锦绣文章?”

吴敬梓低呼了声,转头问道:“这是哪家的考生?”

一名书吏翻开簿册,按号索引,没一会儿道:“回堂尊,此子姓秦,名钟,是已故工部营缮郎之子,年方十四!”

“十四岁?”

吴敬梓颇为惊讶,仔细看了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