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书库

第七十四章太史慈三箭定江心(第3页)

而韩晏这位县令与之相比,则无疑是差了太多!

面对邹、钱叛乱,他甚至被打的毫无办法,只能固守城邑。

还是孙策麾下大军势如破竹,将围城军队击溃,他才得救。

不过孙策也没有训斥他。

毕竟也不能强求每一位县令都能堪比郑浑这种青史留名的能臣。

他能死守城邑,心向郡府,而不是与豪强之辈同流合污,就已经是值得拉拢进入麾下了。

在进入乌程县之前,孙策还以为整个乌程县都反了。

没想到在叛乱的腹地,居然还有这么一位心向自己的县君。

孙策负手看向远方矗立的豪强坞堡,问道:“乌程县究竟有多少户?怎么仅我大军俘获的叛逆就有两千余人。”

这可是仅战场上俘虏的士兵就这个规模!

再加上斩首阵亡、逃窜流散的士兵,这个规模怎么也得翻一倍,那人数就得超过五千了。

之前军情急报说邹他、钱铜等人各拥数千、上万人,处处屯聚,孙策还不太相信。

可是这会儿,看着眼前屯聚在坞堡里的叛军,这人影憧憧的规模,孙策是真的有些相信了。

而一旦相信了这个情况,另一个问题又摆在了眼前。

乌程县到底有多少户人家?

仅是叛乱青壮就超过万人了,加上韩晏部下守城青壮以及那些未卷入战乱的百姓,怎么算也超过万户人家了!

但这位乌程县县君韩晏却只是担任一名县长!

而且几年汉灵帝给孙策父亲封乌程侯的时候,封的可绝对不是万户侯。

所以孙策不得不认真的看向韩晏,这乌程县到底有多少户人家?

怎么两户豪强之家发起叛乱,人口规模就显著超出在籍规模了。

这要是十几户豪强之家发起叛乱,难道乌程县一个县,就得拉出两三万大军来?

韩晏额头流出一层冷汗,前方进攻坞堡的孙郎大军狂暴剽悍,大呼酣战,豪强部曲哪怕守着坞堡,也如惊涛骇浪中的一艘孤舟,随时可能倾覆。

这使韩晏不得不认真思考,面对孙郎屠刀,将来与孙郎明争暗斗,豪强们真的能占据上风吗?

只迅速思考了一瞬间,他就作出决断,人口隐匿的情况都已经暴露在孙郎亲眼目睹之下了,根本没法隐瞒了。

他低下头,坦白承认:“将军,在豪强族中的确有大量隐户,一县在籍人口数千户,但一县境内的山上山越却有数万口。”

();()  孙策忍不住侧目,这也太讽刺了。

山下广袤的平原人口还没有山上一处营垒里的山越人口多。

每次军队进山剿平山越,都能收男女数万而出。

唯一的解释就是军队清点俘虏的时候,能够避免隐匿。

所以,按这个逻辑推算,孙策想增加人口的最快办法是……定期逼反一批豪强?!

虽然极其魔幻,可现实就摆在眼前,乌程县硬生生从一个户籍数千的下县,打成了一个户籍数量过万的上县!

不破不立的另类演绎。

很快孙策就将这离奇的想法驱散,黄巾之乱前扬州人口四百六十多万,短短几年就降到了江东人口不足百万。

就算除去那些十室九空的惨烈郡县,南部这些郡县也一定隐匿了大量的人口,所以他们才有底气对抗郡府。

毕竟就算不立田制,也终究比不上他们自己占县为王,将整个县的土地纳入麾下。

吕布这种边郡出身的诸侯都曾感慨中原之地,郡郡称帝,县县为王。

豪强们实力急剧膨胀,自然是想着占地为王,轻易不肯向别人臣服。

之前孙策以为的政令一到,豪强们解甲而降,真的是有些低估了人性的野心。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不良之谁与争锋

不良之谁与争锋

两年前,她是丑逼,我是男神两年后,她是校花,我是屌丝。三天被打七次,我也屹立不倒!你看,我以前能保护你,现在也能保护你。左飞两年后,左飞开始一段热血传奇!本站提示各位书友要是觉得不良之谁与争锋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5w02400展开全部gtgt...

混在大唐做驸马

混在大唐做驸马

建个群,全订粉丝群131341657来时无迹去无踪,大唐贞观寄此身。漫随贫富皆欢乐,混作长安一痴人。...

陆鸣至尊神殿

陆鸣至尊神殿

〔暴爽玄幻,最热爽文〕少年陆鸣,血脉被夺,沦为废人,受尽屈辱。幸得至尊神殿,重生无上血脉,从此脚踏天才,一路逆袭,踏上热血辉煌之路。噬无尽生灵,融诸天血脉,跨千山万水,闯九天十地,败尽天下英豪,修战龙真诀,成就万道龙皇。群号5702747705w88337076展开全部gtgt...

快穿通缉令:黑化系统别惹火

快穿通缉令:黑化系统别惹火

别人快穿都是绑定系统,虐渣打脸,从此走上人生巅峰。缘浅快穿,却是走上了寻找系统,捕捉系统,与系统撒泼耍赖的一条漫漫不归路。嘤嘤嘤当系统亲自化身为各个位面黑化男神,坑她,撩她,欺她,爱她该如何缘...

穿越蛮荒:异世夫妻靠种田称霸!

穿越蛮荒:异世夫妻靠种田称霸!

林琅和厉弦一起穿越了。从朝不保夕的异世穿到了蛮荒未开化的原始大陆。很好,夫妻俩就应该这样子整整齐齐的一个觉醒了异能,一个获得了空间,并且获得了神农氏的传承,他们觉得又可以了大不了就是从头再来重...

中医:回到知青下乡那些年

中医:回到知青下乡那些年

作为一个城市里的小中医,一觉醒来,回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正赶上恢复高考,知青回城,土地承包那年,乘着时代的东风,有人下海经商,成了万元户。有人埋头苦读,成了大学生。王承舟却在小乡村里当起了赤脚医生,凭借一手精湛的医术,购置起三大件,找了个小对象,开了间草药铺。闲了上山打猎,馋了下河摸鱼,日子平淡而快乐。在邻里...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