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一大早,县衙大门外的八字墙上就张贴出了一份告示。
告示的内容简单明了,大意是在说为了响应抗倭事宜,县衙已经准备组建民兵了。
其实这些事,很多人早就知道,征民兵这么大的事,百姓们自然会关注。
可告示下面的内容,就有些出乎人意料了。
无他,告示上还写了为了响应抗倭,许多县民纷纷捐了银,用以为民兵购置兵器、甲衣,补贴工食银、以及犒劳奖赏。
下面列了几个名字,为首第一个就是顾明,名字后面写了捐银数目,二百两。
二百两,对于一个普通百姓来说,可能一辈子都攒不到这么多钱,突然一个县民捐了二百两,引起无数人侧目。
还有人当场认出这个叫顾明的是谁,这不是刚中举没多久的顾明顾举人顾老爷吗?
随着顾明中举后,他的名字也广为人知,县里有不少人都知道这位顾老爷是寒门出身。
也是得力各家私塾学馆,甚至各家家中有学童的长辈们,他们为了勉励学童,便将顾明寒门出身因为刻苦才一朝中举的事,当成了励志故事讲给了那些学童听。
一来二去,几乎传得是人尽皆知。
既然是寒门出身,怎会有二百两纹银可捐?
顿时有人想起,当初顾老爷中举后,地方县衙和府衙都有发下奖赏。
这是为了鼓励治下百姓多读书、多刻苦,一旦考上功名,家人宗族都受益无穷,所以知道的人不少。
拢共就那么点赏银,如今一下子就捐出来了,顾举人可真是大善人啊!
在夸赞顾举人是大善人的同时,在他名字下面,那一溜的十两也格外扎眼。
就有好事人,一边看着告示,一边念着名字。
由于不知大户家主具体姓名,薄春山特别体贴地以‘家’代之,就时不时听闻有人说:“董家,十两……乔家,十两……马家,十两……”
随着这些为了那些不识字围观者方便的念声,围观的百姓纷纷质疑出声。
“董家那么有钱,才捐十两?人家顾举人都捐了两百两!”
“顾举人还是平民出身,据说以前还是秀才时,生活极为清苦。”
“那马家家中良田千顷,可是咱们县里有名的大地主,据说家里粮食吃不完,家里小妾抬了一个又一个,娶小老婆有钱,如今抗倭这么大的事,就没银子了?”
“董家可是咱们县里第一大财主!”
普通百姓才不管你董家马家,反正都在议论,自然敢说。
再加上普通百姓对富户有种天然的恶感,如今又是这么鲜明的对比,自然不吝谴责。
随着人群来的来去的去,这个消息也随之被传播了出去,几乎传得是人尽皆知,整个县里的人都在议论这些富户的为富不仁,议论顾举人的深明大义。
毕竟抗倭事关己身——现在谁不知道外面倭寇闹得凶?自然也怕倭寇闹到定波来,反正又不是自己出银子,是让大户们出银子,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有了民兵,百姓也会受惠。
大家更是不吝议论、谴责、唾骂,也不过半日的时间,那几个‘十两’的人家名声就毁了大半,甚至连哪家干过什么丧尽天良的事,都被百姓们再度议论起来,用以佐证这些富户的不仁。
要知道名声建立起来难,毁起来却很容易。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入v公告八月一日入v,大家不要着急哈,耐心等待一下,爱你们呦本名又叫小弟想上位在遇到那件事之前,闵允琪对班长周言昭的印象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对方就是彻头彻尾的淑女长相漂亮,家境又好,性格又特...
穿越成了小弃妇,身后还跟着两个嗷嗷待哺的小包子。宁瑶开始大家致富,斗极品,虐渣渣,养包子日子越来越好,而两个小包子的爹竟然窜了出来,这个追着她求暖床的竟然还是权倾朝野的大人物...
穿书后宁晚晚曾以为自己拿的是团宠剧本直到一天她意识觉醒,她才惊觉,原来自己只是一本白月光修罗场文学里的替身女配待白月光归来,她这个替身就会被当做备用血库,一剑穿心。意识觉醒以后宁晚晚不干了替身谁...
大明崇祯十四年,小冰河时代已到最严峻的时期,京师鼠疫风暴已在酝酿,洛阳已经失守皇帝还在为辽东局势忧心,就在这风雨飘摇之际。陈烨,一名幸运的时空交易店员,匹配到了崇祯。崇祯买粮食,买电台,买仙人指导。卖黄金,卖矿产,卖大明能卖的。朕要这天下,日光照耀之处,皆为明土。朕要在仙人的指引,以及完善的知识体系下,建立,富有大明特色的新大明陈烨别问了,这永乐大典,古方秘籍,万国已灭绝动物保护园真是地里长出来的。(书友群954975531)...
西汉征和二年(前91年),汉武帝年迈昏聩,觉得总有刁民想害朕,太子刘据竟然也被汉武帝怀疑,于是大肆排查巫蛊之事,刘据性命及太子之位岌岌可危,穿越成为汉武帝亲孙子的刘进,感觉自己脖子发凉。坐不住的刘进不顾自己刚出生的儿子,赶紧跑去东宫找亲爹刘据商量着爹,要不咱爷俩造爷爷的反吧,不然咱全家保不住啊!...
游玩时坠崖的肖鉴,意外穿越到地球的平行世界,成为一个名为萧剑的大一新生。两世为人,仍旧不改低情商的人设,却收获了无比珍贵的爱情,友情,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