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瞅着年头不长,但是画工和施彩都不赖啊”
老周上前拿了起来,翻底款。
“年头本来就不长。”
濮杰得意道,“没准儿就是个大漏儿”
此时,到底款的老周却露出了一个奇怪的表情,“这种漏儿,不好捡吧”
余耀上前一,底款是红彩双框篆居仁堂制。
“你不会是真当漏儿捡的吧”
余耀对濮杰说道。
“怎么了我瞅着有一眼啊”
老周将橄榄瓶放回到桌上,了余耀,“还是你瞅瞅吧这样的东西,我是真吃不准,光是这四个字的款儿,走一趟市场,能见到几十种,还都不一样。”
随后余耀拿了起来,一边一边问濮杰,“店里就这一件啊”
“是啊,这可是大名鼎鼎的洪宪瓷,他要是多了,我也不信啊”
这个款儿,的确比较特殊,因为它代表了所谓的洪宪“官窑”
。
大清亡了,但是皇帝却不是再也没有了,几年之后,又冒出一个袁世凯,年号洪宪。
所以,溥仪的年号宣统,并不是华夏最后一个帝制年号,洪宪才是。
虽然不足百日,可毕竟他是称帝了。
就在袁世凯筹备称帝和称帝后的一段时间内,瓷都御窑厂烧制了一批御用瓷器。
说它是官窑有点儿牵强,行里人更喜欢称之为洪宪瓷。
洪宪瓷主要就两个款儿,一个就是这个“居仁堂制”
,还有一个,是“洪宪年制”
。
后者更少,因为先烧的是“居仁堂制”
。
还没等正式开烧“洪宪年制”
,袁世凯下台了,存世的只有极少数提前烧好用以“登基”
的瓷器。
所以,“居仁堂制”
几乎就成了洪宪瓷的代名词。
洪宪瓷年份很短,但是工艺很高,而且价值独特,存世量又少,所以追捧的人非常多,这些年的价格更是扶摇直上。
但问题是,洪宪瓷的真品流传在市面儿上的太少了古玩市场里,随便逛几个摊子就能到“居仁堂制”
,都快泛滥了,一般人也不会相信是真的。
所以老周一“居仁堂制”
,第一反应就是假的不过反应归反应,他确实是不透,只能让余耀来了。
这时候,濮杰对余耀又补了一句,“对了,他店里还有一些洪宪瓷的碎片呢,我了,觉得胎质什么的都还行。
老板说是他妹夫在工地上发现的,连这个瓶子加碎瓷片都匀给他了。”
“刚和老周说过杀猪,你就扮上天蓬了。”
余耀苦笑着放下了橄榄瓶。
请牢记收藏,网址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