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陌特意让青竹去了一趟水磨巷让那些小乞儿打探消息,青竹回来后,给苏陌禀报:“于侍郎被下狱,是因为于夫人放印子钱,其中有于侍郎的本金,而且催债是于侍郎安排的人,逼出人命的,也是于侍郎家仆,另外,还有。
。
。”
青竹有点迟疑,苏陌问:“什么?吞吞吐吐的,说吧!”
青竹不好意思的看看苏陌:“奴婢听闻,那边国公夫人,也是放印子钱的小金主,本金五千两,国公夫人许是最近事多,并未逼要本金,所以暂时还没事。”
苏陌:“若是个聪明的,应该赶紧去找债务人,把债务人手里的凭据改成单纯的借据,不要显示利钱。”
青竹好奇:“夫人还懂得这些?”
苏陌斜眼看她:“你家夫人是个什么都不懂的笨蛋?”
青竹大窘:“奴婢不是这个意思。”
苏陌:。
。
。
好得很,这还没怎么样的,于氏就瘸了一条腿,苏陌心情很好。
印子钱风波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苏同庆派人来将军府传话。
来人是苏同庆身边的老管家,苏顺。
苏陌在宁远堂见了苏管家,原身学着管家时,苏顺教导过原身一段时间,算是原身的半个师傅。
苏顺穿着粗布棉衣,袖口缝了两寸长的黑色布带,这是大周京都这一片的礼仪,对外表达,家里近期有老人去世,以示哀悼。
苏顺神情恭敬,面容则有点憔悴,想也知道,最近尚书府的日子,不好过。
因尚书府办老太君停灵时间从四十九天变成二十一天,苏同庆怕被谢家挑毛病,丧事便办的排场极大,在府里请了七七四十九个道士、四十九个和尚、四十九个尼姑,同时念经为老太君度,日夜不停,足足念了二十一天,在此期间,这一百多个人吃喝住,都要精心伺候着。
而老太君的母家谢家,因对苏同庆心中不满意,天天找毛病,什么小事都能被谢家人在留园闹腾一番,最过分的便是,要苏同庆和于氏住在留园灵堂,日日守灵。
苏同庆不敢不守,不过,听闻苏同庆在留园灵堂夜夜做噩梦,连带着一同守灵的其他人,都被吓得惶惶不可终日。
有时候苏陌想,尚书府也不过如此,老太君去世后,尚书府里像是成了有八百个眼的筛子,什么秘密都兜不住,满城里,关于谢家和苏同章的矛盾、府里尚书夫人和上门要债的夫人之间的吵闹、苏同庆和于氏夫妻不和、苏同庆夜夜噩梦、乃至苏瑶玉和几位兄长之间吵嘴磨牙等等,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能被传的满天飞。
老太君像是尚书府的定海神针,一旦离世,再也维护不了尚书府,尚书府便像是大海中颠簸的破船,分分钟都有覆灭的迹象。
老管家苏顺再怎么长袖善舞,也被折腾的疲惫不堪。
苏陌看苏顺给她躬身,让春熙扶起:“苏伯不必客气,您当日对我多有指导,祖母说,你也算我的半个师傅。”
“请坐。”
如今苏陌在将军府,越来越会享受,像今天,有客上门,苏陌直接吩咐青竹三月,在宁远堂用屏风隔出一个相对较小的空间,摆了两张椅子,椅子前各放一个高几,椅子两边,则摆放了四个火盆,自然,暖和的多。
苏顺感慨:“二姑奶奶您如今,也算是有福了。”
苏陌矜持的笑:“算是吧,将军府对我,很是照顾。”
苏顺从怀里掏出几张纸:“二姑奶奶,这是今日老奴来将军府时,月姑姑请人送给老奴的,月姑姑交代,要把这几张身契,送给二姑奶奶。”
苏陌命春熙接了:“这是谁的身契?”
苏顺:“这是您身边伺候的云嬷嬷家人的身契,云嬷嬷的家人在老夫人之前的嫁妆庄子上,如今这个庄子在大少爷名下。
其中两张,是您的陪嫁丫鬟的身契。”
苏陌命春熙收了几张契纸,问:“月姑姑身子可还好?”
苏顺:“月姑姑如今在留园给老夫人诵经祈福,悼念老太君,轻易不出门。”
苏陌抬眸:“是不想出门,还是出不得门?”
苏顺停了一下,苦笑道:“姑奶奶还是这么睿智,一点都不含糊。”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