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书库

第344章(第2页)

想到这两王后背皆出了一身冷汗,自打太子被废后暗中别着劲的两人这会却是难得先行握手言和。

商讨再三他们很快想出主意,在翌日早朝时齐齐上奏。

“贪官污吏犹如硕鼠,不除不足以平民愤、正乾坤。

只是因着先前吴尚书案,如今刑部大牢早已拥挤不堪,熙熙攘攘无立锥之地。

恰逢端王在江南主持科举,此举乃是为大越择栋梁。

儿臣算着科举发榜之时,也差不多是秋决之时。

不若让端王就地处决,平江南多年受苦的百姓民愤,同时亦惊醒中举之人。”

高坐龙椅上的庆隆帝揉揉有些酸涩的眼睛,看着下面正前排的武王和魏王,只觉眼前一片模糊。

这两个孽障用心当真险恶,厚熙可是他们的亲兄弟,岂能背上如此铁血的名声。

可下面满朝文武齐刷刷的附议之声,却让他有些难以开口。

尤其还有人拿他的空白圣旨说事,言明他如此作为,已经是默认了端王的生杀大权。

这就是他的好臣子!

他还没死呢,他们一个个就已经找好了下家。

庆隆帝无限庆幸当日他狠下心肃清贪腐,如若不然,等他百年过后,新皇岂能弹压住这些倚老卖老的老油条。

想到这庆隆帝一阵气血上涌,眼前越发模糊,竟是一头瘫倒在了御案上。

顾不得父皇龙体,两王心下满是骇然。

本以为不过是捕风捉影,可如今稍稍提起父皇反应便如此强烈,他心中想的果然是端王?

无论如何端王这名声也得毁掉!

大越律规定,当君王身体有恙不便主持朝议时,朝中要务可由内阁与宗室协商,便宜行事。

堆积在王府内的金山银山这会发挥了大作用,流水般的银子使出去,很快宗室与内阁一致通过决定:由端王殿下就地处理江南贪腐之事,只将首恶两江总督押运至京便可。

江南官员怎能都没想到,他们从多年搜刮民脂民膏中尽心挑选送去京城的奇珍异宝,竟会成为最后一道催命符。

待两日后庆隆帝醒来,加盖玉玺的圣旨已经快马加鞭发往江南。

见着病床前黑眼圈颇重、整个人仿佛清减许多的淑妃,庆隆帝别提有多愧疚。

“爱妃莫急,朕这便命暗卫快马加鞭拦下旨意,朕绝不会委屈了你们娘俩。”

强打起精神,淑妃一反常态地拦下了他,跪在龙床跟前说道:“皇上的心意妾身与厚熙都明白,只不过皇上事关江山社稷,圣旨已加盖玉玺,贸然追回岂不是朝令夕改。

事已至此,妾身相信厚熙会处理妥当,为他的父皇分忧,还请皇上收回成命。”

庆隆帝很快恢复理智,可他对淑妃的愧疚之心却越发浓厚。

面色如常地见过前来探病的几位皇子后,当晚他便夜宿翊坤宫,同时将装有传国玉玺的匣子带了过来。

此时他不知道的是,在江南的晏衡自动向端王请缨,愿为马前卒替朝廷逮捕贪官污吏。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