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四郎:“太吉这家伙,给奶奶露了底了!
要是你悔恨的话,去把头撞那石墙上,死了完结也好吧。
你这样的人,就是死掉了父母也不会得哭的。”
(模仿人家说话。
)
太吉:“死了的话,第一个跑来哭吧。”
说这种狡猾的话,也正是被纵容惯了的余毒的表示。
甲:(同样的模仿说话)“总之是因为朋友不好的缘故呀!”
源四郎:“喳,正是如是嘛。
--请您给点儿吧[4]!”
楼上伙计:“喂,喂,太吉,请你回去吧。
不要违背父母的说话。
不孝父母,老来又要遇着自己儿子的不孝的。”
大家:“喂,回去吧,回去吧。”
太吉:“嗳,洗澡没有热透,有点儿冷了。
--澡堂里边发出什么奇妙的声音来了!”
源四郎:“真是的。”
楼上伙计:“那是瞎子和尚[5]们来了,所以大概是在唱仙台净琉璃[6]吧。”
[1]据出口氏注,原文“鹈”
训作“鸬鹚”
,是捕鱼的水鸟,它的羽毛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这里乃是借用同音的关系应读作“兔”
的略训,因为兔毛极细,即是说一丁点儿。
[2]鬼儿子的意义一是性情或容貌凶恶如鬼的小儿,二是鬼所生的。
日本旧说不像父母的是鬼儿子,大抵是第二义吧。
又小儿生下来就生了牙齿的也有此称,古时往往即遭杀害,不肯留养。
[3]旧式小说未脱说书时代的习气,作者常在书中露面,对读者说话,发表他的意见,即其一例。
[4]据出口氏注云,此系女乞丐求乞之词。
用在此处的意义未能详知。
[5]日本旧时瞎子多习音曲,随其技艺高下,定有禄位,最低为座头,后来便相沿成为瞎子的通称,以上是勾当及检校两级。
瞎子照例都剃发,形似和尚,故有此瞎子和尚之称,虽然他们过的全是俗人生活。
[6]净琉璃系日本旧式音曲的通称,略似弹词,最初只用折扇作拍子,后来改用三弦及琵琶,有各种流派,近代有竹本义太夫加以改革,最为有名,此派演艺现今即袭用义太夫的名字,等于说净琉璃。
净琉璃本系弹词中女主人公的名字,原名《净琉璃十二段故事》,为十六世纪中作品,叙英雄源义经少时从京都往奥州(今之仙台属于当时奥州),去投奔藤原秀衡,中途在三河地方寄宿一大家,与其女净琉璃姬相识,后来在东海道上经过好些患难,走到奥州。
义经年少英勇,与兄赖朝共报父仇,打倒平氏军阀,大有功劳,却为赖朝所嫉,终被秀衡的儿子谋害,在日本民间最被爱尊,可以说是英雄的代表。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