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组合内部的大部分成员,以他们在三次元的文学地位和声名来看,都足以成为越者。
令人禁不住疑心美国也是被削弱的存在。
还有一个神奇之处是,她竟然清晰地记得马克·吐温也是文野中少数可以写作的人,毕竟,他说过打算写一本自传来着是的,就和她仍能清楚地记得与凡尔纳有关的一些信息一样
她可没有忆症,更没有过目不忘的能力,这种可以被称为穿越者金手指的能力究竟从何而来呢?
其实,千代宁宁几乎不去探究这一点,毕竟,并非坏事啊
但就算她有这样类似文豪特攻的能力,爱默生仍然不是一个容易想起的名字。
而现在,就在眼前的uia上面,这个名字被提起,还和梭罗、惠特曼扯上关系,她又立刻感到恍然大悟了。
有“美国文明之父”
之称的爱默生可是一位绝对的大人物。
爱默生以一篇题为《美国学者》的演讲辞宣告了美国文学已脱离英国文学而独立,这篇演讲辞被誉为美国思想文化领域的“独立宣言”
。
但这并不是他被称为“美国文明之父”
的主要原因。
他所倡导的验主义才是奠定他崇高地位的基石。
爱默生与梭罗,正是验主义最核心的人物。
前者是验主义的领袖,后者可以说是验主义的实践者和集大成者,二人的关系亦师亦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所谓美国验主义,也就是“美国文艺复兴”
,其本质即是追求人的自由的精神。
核心观点是主张人能越感觉和理性而直接认识真理,认为人类世界的一切都是宇宙的一个缩影——“世界将其自身缩小成为一滴露水。”
这场文学和哲学运动,或者说思想解放运动,是真正影响美国文学风格的开始。
)
至于惠特曼与爱默生——
强调精神,强调个人的重要性,认为自然界不只是物质,万物具备象征意义,外部世界是精神世界的体现这些验主义的主要思想观点,毫无疑问都在《草叶集》中得以体现。
惠特曼确实深受爱默生影响。
即使他们三人都是同一时期的人物,但是,作为三人中最纯正的思想家,爱默生确实更像是老师的角色
这番回忆与思考在这个世界并非无用。
想想吧,像是爱默生的“美国文明之父”
这种级别的头衔可从不是复数,唯一能与之媲美的,恐怕只有被称为“美国文学之父”
的华盛顿·欧文了。
从这种角度去思考的话,后者极有可能也是美国政府的越者。
而其他那些她更熟悉的美国大作家,也许就和威廉·福克纳一样,虽然具备潜力,但因为年纪尚轻,并未达到越者的水平;
也有可能,就和组合的某几位一样,被这个世界的规则所低估与压制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