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言瘫在桌子上,“给人打临工糊口饭吃。”
俩博士站在大街上,左边一家打铁铺,通红的铁条从热碳里被抽出来,俩人心一颤,这东西要是不小心碰到身上,不出两秒就是重度烧伤。
右边一家饭馆,小桐太金贵,眼皮子浅,看见泔水就想吐;小言更金贵,人家是独生子女,而且最近被伺候得跟太爷似的。
前面一家裁缝店,秦礼言撞了撞萧疏桐,“这安全,你去。”
“我学历史的,不是时装设计。”
后面一家肉铺,俩人瞧都没瞧,直接绕了过去。
为节约开支,晚上每人只吃了一个馒头,窝在柴草堆里过了一夜,半夜被冻醒了无数次。
第二天鼻塞声重头昏脑胀——感冒了。
秦礼言躺在地上不想起来,突然看见一个落魄文人在代人写书信,他呵呵呵笑了起来,“这是我强项。”
拿剩下的钱买了点笔墨纸砚,先浪费了一张纸写上招牌——代写家书。
趴在某富户的门槛上等生意上门。
萧疏桐坐在旁边叹气,“我干什么?”
秦礼言也算是专业对口了,同情地看着无业游民,眼睛一亮,“打把式卖艺!”
堂堂武林副盟主拉开架势,作了个罗圈揖,来了段江湖切口:“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小弟漂泊半生,回乡无盘缠,还望各位父老乡亲帮助则个。”
练了套潇洒飘逸的陈氏太极,沉气收势,刚想说: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
结果闪目一看,围观人群摇头挥手讪讪而去。
又坐回小言旁边,“唉!
他们水平太低,欣赏不了高深的内家拳。”
“太极明朝才创立,你这是在剽窃!”
“言重了吧,我又没打算让他们以为太极是我创立的。”
萧疏桐把脑袋搁在小言肩膀上,“再说,要剽窃当然剽窃后代的。
到明朝难道剽窃宋代话本?到两晋难道剽窃先秦哲学?到唐朝难道剽窃竹林七贤的诗?这不是找抽吗?”
“哦?到明朝剽窃清朝小说,到两晋剽窃宋明理学,到唐朝剽窃宋诗?呵呵~~一样找抽!”
秦大文学家态度极其和蔼地说:“找两个最接近的说吧,唐诗重‘意’,感性;宋诗重‘制’,理性,‘意’和‘制’是诗歌的两极,唐人会欣赏宋诗?鬼信!
行了行了,别想入非非了,你赶紧去耍套猴拳!”
副盟主怒极,一太极揍在顶头上司身上,“本少爷是国家太极协会的正式会员,猴拳协会是我们的死对头!”
“拉倒吧,”
秦礼言揉肚子,“不会就不会,哪来那么多借口?”
终于有生意上门了,是个掉光了牙的老太太,秦礼言一边听她颠三倒四地絮叨,一边奋笔疾书。
半个小时后,写完了,老太太满面泪痕,也难怪,唯一的孙子远征边疆,活不活着还两说。
秦礼言这人嘴硬心软,把信递过去,“早日团圆!”
得!
唯一的一笔生意,还赔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