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后代,即便不倒向哪一方,也要尽可能的不结仇。
卫嫤相信以晏衡的本事,只要坐在龙椅上的人跟他无仇无怨,那他肯定能安安稳稳地做官。
他们一直隐藏身份暗中查访,一是为了方便,二也是为了卖庆隆帝派来的皇子一个人情。
晏衡刚升凉州卫指挥使,以他的年纪这官职已经够打眼了,现在将功劳让出去,表现得平庸点也不算什么坏事。
她这边剧本已经想好了,可她怎么都没想到,庆隆帝如此不按常理出牌。
他竟然派了端王过来!
虽然来的是两位皇子,可平王生有哑疾,注定与大位无缘,任谁都能看出此次来的两位皇子中是以端王为主导。
“王爷不是在京城准备成亲,臣妇记得钦天监将婚期定在了七月,如今已经是五月下旬。”
本来皇子大婚,从指婚到女方家准备,再到各种繁杂的流程,全套走完少说也得一两年。
可端王是另例,两年前他已年满弱冠,按大越普遍十三、四岁定亲,十五、六岁成亲的习俗,二十二岁“高龄”
的他早已迈入剩男行列。
好不容易终于能成亲,必须得赶紧着。
好在端王有个靠谱的亲娘和疼他的亲爹,早在两年前庆隆帝西巡透露出这意思后,淑妃就已经开始准备聘礼。
别的皇子摊上阿彤这么个先祖“声名狼藉”
被流放西北的正妃,其在后宫中的母妃肯定得想方设法推了,即便推不掉也会老大不乐意。
但淑妃不一样,班家与韦家本来就是过命的交情,在她眼里韦氏阿彤简直是最好的儿媳妇。
更难得儿子也满意,本来就满意的她这会更满意到不行。
准备完端王聘礼后,她甚至关心起了儿媳妇的嫁妆。
如淑妃这般知书达理之人,即便关心儿媳妇嫁妆也不会让人有丝毫难堪。
她没有自己送太贵重的东西,也没有出任何言语直接告诉韦家你们该准备多少东西。
而是巧妙地利用班家与韦家交情恢复后的通信,说一些京城的习俗。
韦家虽然也是诗礼传家,但毕竟离开京城那么多年,这会也拿不准京里婚事该如何办。
见班家信里提起这一点,韦家当即询问起了婚嫁习俗。
这两年卫嫤做生意也带了韦家一份,渐渐地韦家也富裕起来。
虽然置办不起十里红妆,但能力范围之内还是能给阿彤置办一份像样的嫁妆,最起码不让她比其它皇家媳妇差。
韦家是这样想的,奈何庆隆帝不同意!
在其它皇子争成斗鸡眼时,只有厚熙安心当他的孝顺儿子。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