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尉黄琬闻言,面色一变,他出列奏道:“相国大人,洛阳乃我大汉帝都,历史悠久,民心所向。
迁都之事,牵一发而动全身,岂能轻易决定?”
司徒杨彪也紧随其后,焦急地说道:“黄太尉所言极是。
迁都不仅会影响百姓的生活,还可能动摇国本。
此事必须慎重考虑。”
董卓的面色沉了下来,他的目光如刀,冷冷地扫过黄琬和杨彪:“匹夫之见,洛阳置于关东叛军兵锋之下,陛下若有个闪失,你们谁能承担这个责任!
迁都之事不容置疑,黄琬、杨彪,你们反对迁都,是何居心?莫非你们与关东联军有所勾结?”
黄琬和杨彪闻言,面色大变,他们急忙辩解:“相国大人,我们绝无此意,只是出于对大汉江山的忠诚和担忧。”
董卓却不为所动,他一挥手,冷声下令:“来人,将黄琬、杨彪免职,押下去!”
朝堂外的西凉士兵立刻上前,将黄琬和杨彪押出了朝堂。
百官见状,无不震惊,纷纷低下了头,不敢再有任何异议。
董卓的目光再次扫过众臣,语气坚定:“本相决定三日后迁都长安,诸位大人,务必全力配合,不得有误。”
朝堂上的官员们纷纷领命,尽管心中有着不同的意见,但在董卓的威严之下,无人再敢出声反对。
二月初十,东汉朝廷的迁都行动在一片混乱中开始了。
皇帝刘协和一众皇族、内侍在黑压压的西凉铁骑簇拥下,先行迁往长安。
当天下午,董卓强迫所有居民离开他们的家园,向西迁往长安。
董卓自己则留守在洛阳毕圭苑中,继续对抗关东联军的威胁。
在洛阳城的街头巷尾,居民们纷纷表达着他们的不满和恐惧。
他们不愿意离开故土,但面对董卓的铁腕政策,却无力反抗。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