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些都是队里经过讨论决定,在开大会的时候通报过的。
几位外来的知青,得了这么多东西。
也没人有不满情绪。
不得不说,李国强这生产队长除了生产抓得好,思想工作方面也是毫不逊色。
他们出院的头几天,几乎天天都有人来探访。
除了被救小孩的父母亲人,很多知青也来了。
唐建设和王长军还专门提了糕点来看姜棉。
“姜同志,想不到下乡没几个月,别人几年都遇不到一件的事儿,你这一来就是一大串啊。”
王长军一坐下,就感叹道。
“还都不是小事呢。”
唐建设也跟她开玩笑。
姜棉一想,还真的是。
不过这也不是受她控制的呀。
“事情要找上我,我想躲也没法躲。
受着呗。”
姜棉无所谓地笑了一下,转了话题,“你们怎么样啊?这段时间过得还好吧?”
他们三个人虽然分到了同一个生产队,但因为分在不同的生产小队里,日常上工不常遇见,住的地方又有段距离,而且他们倆男的无缘无故也不好来一单身女性这儿串门。
以至于他们下乡以来,只在田间碰到过两次,相□□点头就走过去了。
其实说起来,也是因为没熟到那份上。
之前谢东和就经常来。
“都还行。
农活干多了,也就习惯了。
刚开始的那一段时间倒是挺难熬的。
还好我们小队的老知青们都还挺照顾我们。”
唐建设摸着掌中的茧子说。
“我看你也挺适应的。
很多人都在传,说你插秧是个快手,就跟小鸡啄米似的。
老知青还主动找你搭伙。
听说跟我们一起来的那位吕知青,上了第一次工之后,回去就抱着枕头哭了半天。”
王长军偶尔会去知青点串串门,知道一些那边的消息。
这事姜棉好像也听楚婴说过,当时是夸她的时候拿出来说的。
姜棉觉得这没什么好比较的,他她对别人的事情也不太感兴趣,也就不太爱听这些。
后来楚婴再也没说过。
姜棉笑了笑道:“你们都没法跟我比,我就是在农村长大的。
现在我们在地里所干的大部分活,我以前都干过。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