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站长,谈话的时候脑电波检测仪都可以关掉,自然也不会在乎哨兵站里的清洁条例。
“我先给你讲个故事,你再来决定关于这个萧山雪的事情。”
往事重提
站长点起第二支烟,叼在嘴里替祁连解开了上半身的束缚带。
有滚烫的烟灰落在祁连身上,但他咬着牙一声不吭。
白雾蒸腾,狭小的空间里很快充斥尼古丁的味道。
在密闭空间里抽烟给了站长极大的安全感,仿佛那团浓郁的毒气能把周遭的视线全部隔开,让他说出一些真话来。
视频、录音、全息成像、脑电波,所有监控全部暂停。
“你7976年出生,哨向战争是7979年开始的——你是改良哨兵基因的实验品,这你应该知道。”
祁连默默点头。
“其实在战争开始之前,就有哨兵出现了狂躁症状。
哨兵研究院认为是基因缺陷导致大脑接受能力不足,无法驾驭身体感官的刺激结果——你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躯体进化的速度,超过了人脑进化的速度。”
站长点起烟递给祁连,示意他也来一口。
站长的烟味比司晨的要温和一些,可后劲冲极了,呛得祁连差点过了肺。
战前的那段日子就在这辛辣呛人的烟雾中,缓缓渗进了他的脑海。
人工改良计划失败了很多次,实验品大多在十岁前便夭折。
研究院担心吊死在这一棵歪脖树上,于是开始探寻自然进化,组织优秀哨兵向导进行自然繁殖。
这样虽然速度慢,但即便失败了也可以丢到战场上,不会浪费。
直到在祁连出生前两年,自然进化成功的哨兵出现了。
男孩名叫莫林,和祁连一样都是河蚌哨兵,阈值高、状态稳定,一般来说不会精神过载,是最好的战争机器。
父母抚养之下他还算有个幸福的童年,但十二岁时,哨向父母双双牺牲,从此男孩便下落不明。
也正是因此,祁连一夜之间成了唯一携带着稀缺基因的哨兵,免去了上战场拼命的宿命。
这时候向导培育计划也开始了。
相比哨兵的高死亡率,向导虽然数量少,基因遗传却要稳定得多,改良进度一日千里,孩子的存活率也高。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研究院向导。
研究院向导成了战场上的生力军,激进派势如破竹。
正是因为有高级向导的参与,哨向战争很快结束,主导向导培育的温莎总站在战后秩序的建立中一家独大。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