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加入了杂粮,米皮的颜色发污,吃一口,口感也和纯米粉差了不少,但胜在挺有嚼劲。
将米皮摊在竹架子上,要在白天,经过日头一天的烘晒,也就差不多干了。
但现在是晚上,又快入冬了,温度不高,米皮便干的慢。
一旁帮忙的赵大壮和赵娇娘本来对赵小山的折腾没抱太大希望,谁知道还真让他做成了。
这薄薄的东西,就是山子口中说的米粉?
赵大壮偷偷尝了几口,也没觉得哪里好吃,他严重怀疑这东西能不能卖钱!
要是卖不出去,可不就是糟蹋粮食了?
剩下的米浆,赵小山一鼓作气,花了半宿的时间都蒸了。
看着竹架子上满满的米皮,赵小山想到了一句话:天无绝人之路。
你以前那些躺平耍手机的日子,总有一天会回报给你一个大大的惊喜!
第二天,赵家起了个大早,天还没亮呢,赵娇娘就把饭做好了,赵老娘赵老爹和赵大壮整装待发,将一袋袋的粮食堆在板车上,带上白天要吃的干粮和水,准备前往县城纳粮。
每年度的交粮纳税都是大事,因为整个县城都是集中这段时间交粮,所以他们必须要快点到,不然光排队就要排好久。
赵小山昨晚半宿没睡,本来困的不行,但想着自己还没见过纳粮的场景,说什么也要跟着,赵老娘拗不过儿子,骂骂咧咧的算是答应了。
他在县里呆了半个多月,除了出狱那天走了一会,还真没好好在县城逛过,也不知道王用极处斩了没,他的狱友何言昌还在不在,要不是手头拮据,说实在的,他还真有点想去大牢探望探望。
不管咋说,他狱友对他一直不错,看他小,始终挺照顾他的。
还有那些牢头大哥们,后期对他态度都挺好。
迎着晨曦,一家人踏上了去县里纳粮的路。
按大景律,一家里只有成年人丁需要交税,赵小山和铁牛都未及冠,虽为男性却是不需要交税的,因此他们家需要交税的有六人,每人一石粮食,一共要交六石。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