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回到府邸,衙门今天放假,杜晏华带着杜蘅,刚从城隍庙听钟回来。
“雪庙霜钟”
也是有名的“安州八景”
之一。
杜蘅嘴角沾着冰糖渣,一看就是偷吃了山里红。
柳盈翻了个白眼,将他牵过来,埋怨道:“牙还没长好,你怎么给他吃甜的?不着调!”
杜蘅张着小手,吵着要她抱。
她手上搂着一个,回头看另一个:“饭都好了,还不进来?要我请你?”
杜晏华一笑,随她走进屋内。
房里装了锅炉,从地道通进各个房间,烘得温暖如春,只着单衣都会冒汗。
杜晏华在家不戴头巾,形容慵倦。
柳盈难得生起玩笑的心思,就这个题目拌了他几句。
他懒懒一笑,洗了手过来摆厨具,兀自道:“我蛮夷也,披发文身,正是本等。”
柳盈捂着嘴,吃吃地笑,半晌,白他一眼,眼风是说不出的妩媚:“看不出来,你还是个油嘴,舅舅白把相府托给你了。”
此话一出,杜晏华忽然噤了声,返身走到桌前,手执瓷杯,斟下了一杯碧绿的茶水。
小愫搭把手,端上了那瓮汪着油花的老母鸡。
柳盈默然望着他,忙碌的动作一顿。
她总感到,他们之间的关系缺了点什么,同进同出的亲密,也无法抵消这份距离感。
她看了看锅子里,还剩了一把细细的长春面,鸡蛋都煮散了,和青菜叶子飘在一起。
她“呀”
了一声,轻轻地捞起来,架在满桌碟子当中。
“既是你的生辰,怎不早说?”
柳盈一边给杜蘅系围嘴,一边含嗔带笑地说。
杜晏华捅亮了铜炉下的炭火,涮了几片豆皮下去,答非所问道:“往年生辰,我娘都要给我下一碗长寿面,已经好久没吃到了。”
柳盈静静听着,心中忽然升起一个疑窦。
还未细思,田承志就戴着虎头绒帽,疯疯癫癫跑进来:“娘和老爷快去看,外头点焰火了呢。”
柳盈不放心杜蘅,杜晏华却一把抄起了他胖得没型的小腰,引得他咯咯直笑,坐在父亲肩背上,两腿夹着颈脖子,不住往前努动,像在驾马一样。
柳盈啐了一声:“长不大!”
由小愫前导,他们一起登上了二层的木梯,果然便看隔着唐河,周围数县的人都挤在岸边,看那鱼龙火舞,盛世太平。
也不知哪家商铺想出的鬼点子,将火药填在预制的模子中,一点火,一道火红的流霞就嗤嗤窜上天,结成一个长尾巴的金鱼,在黑夜中光华璀璨,仿佛游在水底深宫一般。
河岸两旁都是三层高的铺面,朱阑绣户,层檐飞瓦,满街灯笼发着暗红的炎光,恍如妖怪的世界。
那金鱼越来越多,后来还出了淡粉的蝴蝶,张着柔软的纱绢一般的翅,围绕着一群长长的鲤鱼飞动。
那流线型的鱼身无比美妙,颜色有红、蓝、金、紫,汇成了一条盘旋的光河,在朱红的楼阁前浮动。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