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误王爷出巡,还请殿下恕罪”
“詹林事事为本王着想,何罪之有那人可有伤到”
“回殿下,未曾。”
“既如此,那便走吧,随本王到凤凰山一巡。”
“是,卑职遵命”
眼着众人要走,崔淼疾步上前,还未到青年马前,就被马上的骑士拦住,马鞭扬起,一阵疾风迎面而来,崔淼一错身险险躲过马鞭,下意识的皱起眉头,随即想起现在的处境,连忙垂下头,敛起眼底的情绪,恭敬的施礼道“王爷,小民参见王爷”
刚才的一幕落入青年眼中,清隽的脸上闪过不赞同的神色,扬声说“退下。”
骑士向朱棣,见朱棣微微点头,便一夹马肚,退到了一边。
青年微微错身,让开朱棣的视线。
朱棣几乎瞬间便明白了青年的举动,双眸含笑的说“詹林似乎对这少年很是欣赏。”
青年面色淡定,丝毫没有被透心思的窘迫,说道“回王爷,这少年年仅十四便已通过院试,想来应有可取之处。”
“哦若真如此,确实不错。”
朱棣的语气很淡,他是马上皇帝,虽然也重用文臣,但相对的对武将更加上心一些。
不过在青年的面子上,朱棣打算给崔淼一个机会,向崔淼淡淡的说“上
前回话。”
崔淼连忙上前,在距离朱棣两米外的距离停下,噗通一声跪在地上,恭敬的说“小民参见王爷。”
朱棣的眼神闪了闪,朝廷律法,有功名在身的儒生,见官可以不跪,而崔淼这一跪,在朱棣来是没了文人的风骨,是个趋炎附势的庸人罢了。
他脸上的表情更加淡了,说“你可知有功名在身,见官不必行跪礼”
崔淼垂着头,躬身说道“小民知晓。”
朱棣的语气沉了下来,说“那你此举可是目无法纪”
上位者的气势随着朱棣语气的变化席卷而来,崔淼身上的冷汗更多,几乎将厚重的中衣浸透。
他匍匐在地,说“王爷容禀,不是小民目无法纪,实在另有隐情。”
朱棣没有说话,崔淼也不敢抬头,场面一下子僵持下来。
不知过了多久,朱棣这才缓缓开口,说“说吧,本王听听。”
崔淼小心翼翼的深吸一口气,说“回王爷,小民名叫崔淼,于洪武十年侥幸通过院试,这些都有登记在册,小民不敢撒谎。
小民自幼诵读圣贤,对我朝法律也时常诵读,不敢久置,自知圣人门下皆有风骨,除非君王在前,不该卑躬屈膝。
小民之所以如此行事,是因为小民打算弃笔从戎,执起刀枪护卫大明王朝。”
朱棣一愣,了旁边的青年,再确定自己没听错后,顿时乐了,说“执起刀枪崔淼,别说冲锋陷阵,你提得动刀吗”
别说朱棣,就是他身边的骑士护卫,脸上都露出轻蔑的笑容。
被人这么不上,崔淼心里虽然气闷,但不得不承认,就他现在的形象,任谁也不相信他能杀得了人。
崔淼一咬牙,铿锵有力的说“王爷,小民知晓自己外貌软弱,但小民有一颗报国之心,即便冒犯王爷,也不容轻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