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家访。
这位老爷有兴趣,家中可是有进学的学生?老爷了解自家孩子在书院是什么情况吗,有没有隔三岔五接到先生反馈学子的课业进度呢?”
张老板被林清和的一连串问题问住了,这,这还真没有收到过准确的回答,基本上都是每月的考问得出一个成绩,至于如何学,怎么学,先生反馈学子学业进度啥都没有。
不止是没有,他还要隔三岔五带着礼品上门拜访先生,才能得到一点消息。
这么一想一对比,他简直血亏啊!
这江缘书院对学生的上心程度好像远远比不上亲自登门拜访向学子长辈的青山书院。
“这……我有空去青山书院看看,到时候林举人可不要嫌弃我烦人就是了。”
张老板先是迟疑了一下再是朝林清和作了一揖。
一个举人的热情当街邀请还是让他很有面的,这可是举人啊,平常举人哪里是能轻易见到的,根本没有举人会来西市。
西市来往的只有各家的下人,穷苦百姓和来此做生意的胡人,不乏有一些纨绔子弟,也仅仅这些人了,自诩清高的世家和官员从不踏入卑贱的西市。
“不会不会,也可以多带几人一块参观,青山书院热烈欢迎。”
林清和扶起张老板的手臂,“不必多礼,我还有要事在身先行离开了。”
送别林清和,张老板心中感叹,林举人性情平易近人,就是时运不济了些,没考上贡士,此番回来才遭了祸。
周边的生意人看见林清和走远了,三三两两过去将张老板围起来八卦他们都聊了些什么。
青山书院先生登门拜访,因材施教,即将改革的消息从定江县内各处传开,颠覆了长久以来先生只能由学子和学子长辈一同登门拜访的原则,还别说,书院先生能和学子双亲坐下来仔细谈论学子的成长发展计划。
书院的教书先生一般同时教导好几个班,除非说那位教书先生要收某位学生入他门下,经过拜师礼,先生才会为他单独讲学,登门拜访等行为。
可以说师徒关系仅次于父子关系,学生拜师后一样要为师父养老送终。
林清和手上还有四位学生,他也不着急,打算按计划进行,现在么,先回家吃饭,看看装病的老头子,然后回一下小师弟的信。
他回到家的时候,林槐夏还没有回来,府上已经准备好午饭就等着开饭了。
饭桌上的人只有木竹秋和林清和两个人,林启春还躺在床上装病。
林家并没有饭桌上不能说话的规矩,林清和说起今天出门时遇上衙役强收一个老汉的占地税,但占地税这个税目根本不存在,老汉的手还被那衙役头子踩伤,也不知情况怎么样,手指有没有折断。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