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不是郑无束找不到人签约,而是本着宁缺毋滥的精神,挑来挑去没有挑到合适的。
有了杨篱珠玉在前,再别的艺人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王楚红也不急,先捧出一个杨篱来再说别的,不然那些好苗子恐怕不会主动上们。
毕竟一个好艺人和好老板的界限是十分分明的,那些明星工作室签的艺人多了去了,但能捧红的寥寥无几。
盯十个人不容易,盯一个人简直轻而易举。
杨篱的一日三餐都有健身教练盯着,唯一的肉质就是鸡胸肉,还是水煮的。
除此之外偶尔有个白煮蛋就算加餐,大多时候都是兔子吃什么他吃什么。
什么火锅啊麻辣烫啊烧烤啊炸鸡啊甜甜圈啊,统统和杨篱无缘了。
一开始是要减肥,减肥减着减着还得增肥。
就连做噩梦的内容都改成了吃西蓝花,醒来之后杨篱还觉得那股味道在口里挥之不去。
如果如果不是爸妈那边有好消息传来,杨篱的梦想已经踏出了第一步,也许都坚持不下来。
没错,他们家终于将小作坊重新开业,整顿了一番变成“小杨酒馆”
了
说起来,还是之前的事情。
段尺顺利的从杨篱手里拿到了他爸妈的住址,果断的打了电话给他家老头,将杨篱父母的手艺吹嘘了一通,顺便让他不要来剧组里送东西
哎,他家老头是个老古董,送东西送的也不合人的心意。
你说要是送点水果啊点心啊之类的谁也不能说什么,但他家老头不,他家老头送保健品
上一次收到段尺老爸送的保健品的艺人们私下里都去找水军黑段尺了。
想想就是一把血泪。
段尺老爸段友良拿了地址,便也不再急着去探望儿子,而是打了电话叫上个酒友,开着他们的豪车,自驾前往杨篱家乡的小镇了。
嘿,段友良还查了一下,是个旅游小镇呢,就是没啥名气就是。
现在的地方政府,各个都想要发展旅游业。
杨篱的家乡小镇说起来还有几分景色,无奈交通不方便,火车不直达得坐大巴或者自驾,最可气的是隔壁县有几个小镇已经先打出了点名气,客流量蹭蹭的往隔壁跑,搞得他们小镇愣是冷冷清清。
小镇经济不行,酒馆自然更加开不下去。
好在杨篱比小镇里的青年都能赚钱,不但给他家换了大房子,还有能余钱支持父母继续这项事业。
因此,杨篱底气十足,爸妈也不怎么掺和他的事情。
段友良和酒友们费了不少功夫才找到地方。
没办法,这小镇的路连个名字都没有,地图导航也找不到地方,还是老办法问人才问到的。
“杨家哦,你说卖酒的老杨啊,他们搬家了,去县城里了。”
“不在县城。”
“哦哦,那就是在老房子里,就是巷子尽头那一家”
“老段,你没坑我们吧。”
几个酒友跟着他这么跑来跑去,觉得有点虚,“这里真的有好酒么我跟你说,我外甥在国外刚买了个酒庄请我过去呢。”
“骗你们做什么”
段友良有点生气,“我自己喝过的还能有假人家是手艺人,自己酿的,就是没啥名气,毕竟懂酒的人少。”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