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师爷说已经查清楚了,可县太爷却是半点不信的。
县太爷以前就听闻过,赵才青和一些达官贵人有些交情,这些日子瞧着没出为赵言修出头,县太爷还以为是道听途传,以讹传讹罢了。
可现在却不得不相信,这贵人就是知府了。
知府大人为赵言修不太好直接出面,这才让这秀才来说情。
官场是都是这么遮遮掩掩,不留话柄的。
名帖已出,若是自己再不上道,惹得知府一个不喜,他就都倒大霉。
还好,还好,他没有直接出面处理赵言修。
现在把事情都推到赵家就行了,也怪赵氏那女人目光短浅,被他宠了几天就不知道几斤几两了。
一心只为娘家,险些要害了他的前途。
赵家也是,太没眼力劲了,怎么能假借他的名声做事呢,不是有意坏他名声吗?旁人还以为他耽于美色,宠爱妾氏,以至于不顾名声官位了。
闹了这么一出,赵氏看来是不能留了。
县太爷对着蔡师爷和颜悦色的道:“还是师爷一心为本官着想,本官这也是才知晓赵家竟然敢假借本官的名声行事。
这样的事情绝不能姑息,本官一心为民,怎能为个小妾被诋毁了。
师爷,你去和这秀才说,让他交了银钱就领了人走。
本官已经判过罚过,若有人还敢闹事,本官定为他做主。
让他不要担心,一切有本官在。”
蔡师爷心中高兴,面上是一副忠厚模样,对着县太爷道:“大人英明,小人佩服,这就去和那秀才说。”
而县太爷的正室太太听说了蔡师爷今日的“忠言逆耳”
在县太爷把赵氏送到庄子上去之后,好好的给县太爷吹了吹枕头风,推荐了蔡师爷做了九品小官。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蔡师爷告知宋添财可以领走赵言修了,宋添财身上只有五十两银子,蔡师爷帮着出了五十两。
瞧着赵才青一家已经没了人,又不能把这户籍羊入虎口的迁入赵家,于是,就和宋添财商量,把赵言修的户籍迁入了宋家。
说是等赵言修满十六岁时,再来立个独户。
宋添财送佛送上西,救人救到底,自然没有不答应的。
然后,又跟着蔡师爷去了监牢里,去领赵言修出来。
赵言修被打了四十板子,那些衙役可是都受了赵氏的好处,打的都是实打实的。
赵言修身子骨有武功底子也伤的不轻,监牢里环境又不适合养伤,天气又热,赵言修的屁股上已经有些腐烂了。
蔡师爷还算关照他,让他住了一个单人牢房,每天的饭菜也算有保证。
赵言修这几天感悟的人生比他十几年前感受到的都深刻,他虽然是赵才青的养子,可赵才青夫妇对他一直视若亲生,疼爱有加。
甚至,他不喜读书喜欢习武,赵才青也没逼着他,还帮他找了师傅教他武功,教他兵法。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