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仔,你看这梭鱼其实都一个样,身体细长。
你知道吗?有人捕获过最长的梭鱼,差不多近两米长了。
不过我见过的最长梭鱼在一米六左右,是去年九月出海捕获的,有七十多斤呢。”
旁边同样在挑捡梭鱼的船员刘山朝着林凡笑了笑说。
梭鱼的头短而宽,鳞片很大。
梭鱼的背侧呈青灰色,腹面浅灰色,两侧鳞片有黑色的竖纹。
梭鱼生活在沿海、江河的入海口或者咸水中。
梭鱼喜爱群集生活,以水底泥土中的有机物为食。
林凡扫了一眼,发现鱼堆之中的梭鱼还不少呢,便问旁边的人:“梭鱼贵吗?”
“外面市场上的梭鱼要四十多块钱一斤,不过我们渔船上的鱼基本上都是批发给海鲜市场的,基本上能卖到二十多一斤吧。”
回答林凡的是郝刚,他对这些情况比较熟悉。
“刚哥,那是什么海龟?不留着吗?”
林凡看到郝刚正在将一只磨盘大小的海龟轻轻往海中推去,不由得好奇地问。
这种海**顶有两对前额鳞,吻部侧扁,上颚前端钩曲呈鹰嘴状;前额鳞2对;背甲盾片呈覆瓦状排列;背面的角质板覆瓦状排列,表面光滑,具褐色和淡黄色相间的花纹。
四肢呈鳍足状。
前肢具2爪。
尾短小,不露出甲外。
“它看起来像海龟,但实际上却是玳瑁,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濒危生物。
所以我们只要捕获到它,就会放回海里去,不然就违法了。”
郝刚解释说。
“对呀,听说去年有个在国外留学的研究生,买了一百多块玳瑁的甲片回国,结果在机场安检的时候被发现了,判了个走私珍贵动物制品罪呢。”
旁边的船员王洪正是个年轻人,喜欢上网,此时也补充说道。
林凡听了,仔细地打量这只玳瑁,它的背甲棕红色,有光泽,有浅黄色云斑;腹甲黄色,有褐斑。
头及四肢背面的盾片均为黑色,盾缘色淡。
吻长,侧扁;上颚前端钩曲呈鹰嘴状;下颚骨纤细,下颚联合长,仅略短于眼的纵径;颚缘无锯齿,但具纤细的斜直条纹。
头背具对称大鳞,前额鳞2对;颈前部、喉、颏部具若干小鳞。
玳瑁主要生活在浅水礁湖和珊瑚礁区,珊瑚礁中的许多洞穴和深谷给它提供休息的地方,食物包括水母、海葵、虾蟹和贝类等无脊椎动物以及鱼类和海藻等。
大家说说笑笑,干起活来倒也不觉得枯燥,而且林凡对大多数海鱼都不认识,便边看边问,众人一一地介绍解释,倒也让他增长了不少知识。
“咦,这种鱼怎么和梭鱼样子差不多,只是没有梭鱼那样长的身体。
它们是什么鱼呀?”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