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没想到,才一进来,便看到韶华慢吞吞地吃早点,对初荷幼菡训道:“你们不知道五娘子今日要进学吗?怎么拖到这么晚,要知道先生最守时,若晚了一刻,她便会休学。”
休学一日并不重要,只是今夜李勋卓还要到熹园跟他们一起吃饭,万一便问起来,凌氏脸上多少有些难堪。
初荷和幼菡脸上显出惊慌,支吾不成语,韶华出声护着自己的丫鬟,“三姐姐别生气,我这就动身。”
漱口擦手后,忽然为难起来,“可我没有书本。”
绾华翻了个白眼,挽着她的手,半拖着出门,“等你自己来安排这一些,太阳都要落山了。
昨夜阿娘已经让人给你备下了,你走得急,忘了拿,我让含章带着书匣先行过去了。”
嘴上虽然嗔怪,但因昨夜的事,绾华变得有些激动,一路叨叨着,一直到百川阁。
前来迎接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壮实妇人,看到绾华和韶华二人,拘谨地行礼道万福。
然后便一句话都不说,领着她们从旁边的小偏门进去,绕过花厅回廊,一直进到最里间的院子。
“七娘子已经在屋里候着了。”
妇人临走时,对绾华低声道。
绾华心里犯了一句嘀咕,“真是爱逞风头。”
说完,牵着韶华的手,替她介绍:“这里是百川阁的后院,一般人是进不来的。
前院是四郎和八郎读书的地方,据说现在还来了几个蹭学的。”
“为什么说是蹭学?”
韶华有些纳闷,她听说过“陪读”
、“伴读”
、“附学”
,可从没听说过“蹭学”
。
“因为大哥哥和二哥哥就是在百川阁里读书并同年考中状元探花的,所以外人传说百川阁的风水好,非要进来读书。”
可李家的私塾怎么可能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进来的。
“你知道祖父是个不爱张扬的人,更不喜那么多人前来。
所以就把百川阁扩大,把以前的四书斋并进来。
原来大哥哥他们读乐文楼,想进乐文首先要亲自手抄十本书,并经过先生考核,无论富贵贫贱。”
“怕是许多人都打退堂鼓了吧。”
要亲自手抄十本,还要经过考核,这跟赶考有什么区别。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