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谢婻看完都记不得书名的小说里,只说谢婻的母亲死得早,她一直跟爷爷奶奶生活。
后来爷爷先走,奶奶后面也没有了,没有办法。
最后村子里的人联系了谢婻的爸爸,她爸爸也没有办法,就只能把她带到城里一起生活了。
但其他多余的东西,里面真的没有写。
当然也有可能是后面写了,她跳着看给错过了。
反正靠着原主藏在家里小柜子最深处的带锁的日记本,谢婻了解了一些,她以前不知道的东西。
又靠着那些年流行的学生间互相送的明信片,以及他们初中毕业的写的留言册,她也了解了一些??x?同学和朋友。
再加上她慢慢的出去,小心翼翼的操作,渐渐也认识了村子里的一些邻居。
那个时候的农村,跟现在农村是完全不一样的。
那个时候,大家干农活,都是互相帮助的。
那个时候,这个村子有谁家结婚,大家都是过去互相帮忙也去吃席的。
反正自从走出家门了,开始有人给她家帮忙,也有人叫她跟她奶奶,到时去帮忙时,她就一点点的认识了家门口的邻居们。
原主好像本来就阴郁不说话,在村子里的朋友也极少。
等她又坚持大半个月终于开学后,那个时候她刚好是升高二。
几乎是他们刚刚开学,学校就根据他们高一填写的分班资料,直接进行了分班。
这个极大的帮助了谢婻,所以她就顺理成章的被分到了新的班级了,也有了新的同学。
整个谢家村,因为一条河被分为谢家东村和谢家西村。
这个年份,大部分孩子好像一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就去外出打工了。
反正在整个谢家村,真正读高中的也就十几个。
这十几个还要分不同的年级,不同的班级,还分东村和西村。
到了后来,整个谢家东村跟原主一起读高二的就两个小女生,这两人又被分到了一个班级。
然后很自然的,大家就因为分班的原因分开了。
谢婻就跟唯一跟她一个班的西村男生亲近起来,两人一起上下课了。
而对方,是家里条件比较好的那种。
原主在家里附近的学校上小学初中,高中又去附近唯一的六中时。
人家早早的小学和初中,就转学读的六中的附属小学和初中。
所以这两人,就是那种一直知道彼此,但完全不熟悉的类型。
所以在高二一分班,对方成为他的前桌,就开始率先转头跟她说话时,谢婻就没有拒绝。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