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书库

第100章(第1页)

>

第二十一章:出鞘

我支颐几上,只觉元天寰离我虽远了些,他睐视烛光,目中翠色,却更为鲜明。

他一指奏折:“此事绕个圈子,还是绕到了刺客之事上。

于英之女,按照五弟的安排,本该跟着她全家到徐州杨澎处避难。

于英女在外人眼里,是通过太尉,与杨澎联系的。

所以挑拨利用她来行刺,出了事,为他们一家请求赦免,又转移她一家的五弟就难辞其咎。

于家遭遇巨变,又不得不背井离乡,人人心中惨淡。

人,一旦要绝望,就往往会黑白不明,近于昏聩。

杨澎名声不佳,而他们途中辛苦。

有人此时出现,向他们盛言徐州之危险,又放风说以朕的性子,让他们去徐州,是假赦免,真处死。

他们唯一的生机,就是逃向深山老林。

那你想:他们还会选择什么呢?”

我转动眼珠:于英一家必定不奔向徐州,而是散入山林逃匿,而于英女,正是走投无路,才被人所利用。

行刺元天寰,十有八九是不能成的。

但熟悉长乐宫和皇帝情况之人,却希望为诬陷阿宙拉开序幕。

这阴谋,其实从我遗失玉燕之时,就开始发动了。

我之玉燕子,一定会被人故意栽赃给赵王。

腊月十二日崔府宴席上,或者以后的盛大酒宴上,这个燕子迟早该出现。

那么,赵王安排行刺大哥,就更显得顺理成章。

他不仅要帝国,还要女人……我忽然诧异于自己头脑的清晰。

我以为我受伤期间,思考这些少了,但暗地里,我的思维时时都在温习着这锁链的每一环,无论可见的,还是不可见的。

因此元天寰一点播算盘珠子,我的心绪就自然出来了。

元天寰继续说:“朕这回要杨澎死,虽然也故意泄漏给了两个弹劾他最有力的大臣,但几个弟弟事先都未有觉察。

杨澎乃诸弟母舅,又是外放刺史,掌握要地。

朕之为政,在他的身边不可能不安插人来监视他。

因此他死前后,徐州刺史府内的情况,都在朕的掌握之中。

因杜昭维忙于摄京兆之事,五弟将自己的太尉府事交于其余几个参军,信件起草,也经过这几人之手。

五弟曾写信给杨澎交待于英眷属之事,他信中有句话道‘腊月十二日本王事定。

汝更当小心。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