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的《陈五事疏》里并没有限制皇帝批阅奏疏的条款,皇帝御门听政、皇帝批奏疏、皇帝召辅臣、国事需廷议、京官要考核。
朱翊钧直接给张居正开了个大眼,未跟元辅商量,就给了戚继光一个伯爵,即便没有赐下世券只是流爵,但是朱翊钧依旧没有和朝臣们商议。
冯保是知道的,因为这封圣旨是内阁草拟,而后送到了皇宫之内,陛下加了两句:论平倭拒敌功,封迁安伯,岁禄八百石,缕缕之忠,惟天可鉴。
李太后本来想反对,但是仔细想了想,还是给了这个爵位,朝中族党横行、高拱上陈五事疏、刺王杀驾案、京营将才提举、言官连章弹劾谭纶、都察院御史给事中朝天阙等等之事,让李太后极为忧心。
担心晋党这个族党造反。
因此小皇帝说要给戚继光一个流爵,李太后以为并无不可,既可以试探下晋党的反应,也可以试探下张居正的反应。
戚继光是张居正的人,皇帝封爵显然是为了挖戚继光的墙角。
张居正不知道吗?
他还真知道,冯保差遣了徐爵告诉了游七,游七知道了,张居正自然也知道了。
“朕素闻杨太宰乃是硕德之臣,今日开殿恩封,既然太宰有话要说,但讲无妨。”
朱翊钧满是笑意的看着杨博,他先给杨博扣了一顶高帽子,硕德之臣。
若是杨博讲话理太偏,那就不符合硕德之臣的身份了。
杨博闻言也是一愣,喉结吞吐,一时间有些语塞。
戚继光该封伯吗?
该。
戚继光本身就是世袭了祖职,正四品的登州卫指挥佥事,大明有公侯伯爵,在开国之时仍有子爵和男爵,比如王清、王凤显等十一人是子爵,王恺、孙炎等二十三位为男爵。
后来子爵男爵长期空置,是因为世袭千户和百户,就是大明实质上子爵和男爵。
当年大明海疆千里狼烟,国朝震动却无良方,戚继光南平倭寇、北拒胡虏,战功赫赫,论功不该封爵吗?
该,太应该了。
但千不该、万不该,戚继光拜在了张居正的门下。
“臣以为陛下封戚帅迁安伯略有不妥。”
杨博深吸了口气,还是开口说道:“前日戚帅回京至北土城,与京营百户、总旗、军卒发生口角之争,臣听闻昨日这百户、总旗和军卒被活活打死了。”
“口角之争,岂至伤人性命?臣以为戚帅偏衷多忌小器易盈,刚鸷偏激器满而骄,理当谨慎。”
戚继光闻言笑了笑,也不是很在意,俯首说道:“陛下,臣功浅德薄,难堪大任,还请陛下三思。”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朱翊钧看着戚继光,戚继光相貌堂堂,庭阔目光如炬,厚眉高梁,身材极为魁梧,体阔腰圆肩宽,说话中气十足,给人一种踏实敦厚感觉。
朱翊钧的目光看向了王崇古,眼神晦暗不明,简简单单的几句话,事情已经非常清晰和明朗。
戚继光这开殿领赏极为顺利,但是不代表着戚继光了领赏之后还能顺利。
晋党这是什么手段?这是扩大化。
皇帝要富国,他们就扩大戕害朘剥;
皇帝要强兵,他们就扩大藩镇割治;
皇帝要推广土豆、番薯,他们就扩大为不种稻米麦豆;
皇帝要考成法考成官吏,他们就扩大为苛责官不聊生。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
专栏下一本七零小知青求收藏支持林窈是老林家从乡下领回来的闺女。原本以为领回来就是给找份工,到时间再给找个人嫁了也就完事了。却没想到小姑娘漂亮精致得让人窒息。还好看着天真好拿捏。可这么个天真好...
诸天和谍影这两个风牛马不相及的事情,怎么会凑到一块因为在经历了机缘被夺,传承被抢,美女被拐走,龙气被抽取种种掠夺后,诸天奋起反抗了,对轮回者背后的主神殿发起渗透。作为第一位打入主神殿内部的间谍,我...
大道夷且长,窘路狭且促。修翼无卑栖,远趾不步局。舒吾陵霄羽,奋此千里足。超迈绝尘驱,倏忽谁能逐。乱世哀民乞活尸骨,转生为汉末颍川陈氏子弟的陈冲,看着九州满目疮痍,他决心改变这个世界。在和刘备一路走来的数十年里,他经历了失望背叛乃至决裂,但他仍然坚定不移地走完这条路。遍地哀鸿满地血,无非一念救苍生。...
道传诸天,所有大佬都是我学生。诸天学院一家连通诸天万界的学院,招收来自诸天万界的学生。炎帝一生传奇,掌控天下异火,他是我学生。叶天帝平定生命禁区,宇宙共尊,他是我学生。盘古开天辟地,身化洪荒,他是我...
古文研究生叶修文,郁郁不得志,但不想,当穿越侠武世界,自己的古文研究,却大放异彩。别人看不懂的武功秘籍,尽数成为了他的囊中之物。六扇门的大佬活阎王,用一本没人能识得的刀谱,敷衍他,结果却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