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一,爵位为侯爵。
周王朝分封“汉阳诸姬”
,正是为了让他们成为阻止楚国北上的屏障。
唐国与随国是近邻,多年来一直与随国唱一个调,对楚国阳奉阴违。
一天早朝,令尹斗伯比奏道:“多年来,唐国与我大楚一直是面和心不和。
前不久,还对我伐随颇有微词。
如果唐、随二国抱做一团,对我向北拓展大为不利。
州、蓼二国与我大楚为敌,已遭灭国之祸。
唐是我们楚国的近邻,也敢如此。
要是周边诸国竞相效仿,那还得了?请大王派兵伐之!”
熊通准奏。
随后再次命观丁父为军率,斗谷於菟为副,统兵十万,北上伐唐。
不些天,楚军开到唐河和浃河交汇处的一块坡地上,扎下营盘。
观丁父谓斗谷於菟说:“唐地多术士,主帅陶喆深谙兵法。
如果他们凭借两河相拒,对我军不利。
斗将军以为该从哪里入手?”
斗谷於菟道:“眼下春暖花开,河床解冻,正是进入春汛时期。
可眼下河内仍滩干水浅。
看来,定是陶喆在上游筑了大坝,待我军渡河时放水,然后两面夹击。
我们正好将计就计……”
观丁父闻言大喜,于是依计行事。
唐国与随国在汉阳诸姬中都属于实力较强的诸侯国之一。
楚军刚刚上路,消息就传入唐都,唐侯当即召集文武大臣商议对策。
大夫陶喆道:“国君勿忧。
楚人虽号称十万之众,在臣眼中不过如草芥而已。
眼下正是春汛时期,冰河解冻。
只须在唐、浃二水的上游筑上大坝,再派两支精兵埋伏于两岸林中。
待楚人渡河渡到一半时,挖开大坝,然后趁楚军混乱之机进行突袭,定可大破楚军!”
唐侯拍案叫道:“此计甚妙!”
于是封陶喆为护国大将军。
陶喆一边派人在唐、浃二水上游筑坝,一边率兵迎敌。
喜欢令尹世家第一部兴楚令尹斗伯比请大家收藏:()令尹世家第一部兴楚令尹斗伯比更新度。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