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是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由私人或者官府设立聚徒讲学教授学问。
最早的官办书院是唐玄宗李隆基在东都洛阳开设的丽正书院,汇聚一时文华种子,开创了书院的先河。
宋代书院的兴起始于范仲淹执掌南都府学,就是那位大名鼎鼎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文正公。
在庆历新政后书院盛极一时,天下闻名的书院多达上百,诸如岳麓书院,应天书院等等,都名传于此时。
文昌书院的设立是因为东平府科场弊案,由官方督办,书院坐落在清河与东平县之间的一座小山上,环境清幽,很适合读书。
这里原本是一处荒废道场,改扩建后规模大了不少,青松翠柏间隐约可见青砖碧瓦,在漫天飞雪中别有景致。
李茂和邹润来到书院前,几个读书人或带着常随或孤身一人,正在门口谈论着什么,对着墙壁指指点点。
书院门外的墙壁上贴着一张红纸,上面写着六十几个人的名字,大多是东平府的秀才,还有些知名的儒童。
“这又是一个阶层,或者说不同的圈子。”
李茂看了看红纸,上面仅有三五人的名字熟识,温必古等人是东平县县学时的同窗,李拱璧这类衙内则属于加塞,他始终对李拱璧太学生的身份持怀疑态度。
和李茂最近接触比较多的商贾市井之人不同,读书人作为这个时代统治阶层的一部分,牢牢占据着士农工商的首位。
就连北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都发誓告诫子孙后代,不得杀士大夫,不得加罪上书言事者,与士大夫共天下。
这是唯一出自帝王之口的誓约,而且赵匡胤的后代基本上都遵守此誓约,缔造了有宋一朝士大夫的辉煌巅峰。
这也是为什么有了宅田土地,解决温饱之后,家家都想改换门庭供养出一个读书人的原因。
只因这个士字太高贵,成为士子生员堪比鱼跃龙门,腾蛟飞天。
用后世的话来说,是打破阶层固化的唯一上升通道。
李茂这一世三代积累才得以耕读传家,成为清贵的寒门子弟,由此可见其中的难度有多高。
而书院外的读书人,大多是和李茂一样的出身来历,皆想在鹿鸣宴上争得一个座次,改变自身乃至一个家族的未来命运。
怎么办?唯有苦读尔。
“贤弟,此时才到吗?”
李茂耳边传来熟悉的话音,扭头一看正是脸上淤青未消的温必古。
自从知道这位是基佬,还帮人骗婚,温必古就被他在心里拉黑了。
但在书院外,面对热情的温必古,李茂倒不好直接无视当做没看见。
读书人除了读书之外,还需要养名望之气,心胸浩然也是一定的资本。
李茂拱手为礼道:“原来是葵轩兄,凌云这厢有礼了。”
李茂只字未提吴骧府外的事情,看起来像是全然没发生过一样。
温必古含笑回礼,“我早到了几天,已经选好了馆舍,贤弟何不与我同去喝一杯热酒,飞雪连天,合该浮一大白。”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资质平平和长生不死两种属性加身,陈生只想大喊一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老年穷。当宗门天骄崛起的时候,陈生还活着。当宗门天骄晋升长老的时候,陈生还活着。当宗门天骄寿终正寝的时候,陈生还活着。活着,熬成老前辈,他就能对小辈指手画脚,以大欺小了。悠悠岁月。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而陈生长驻光阴岁月不死不灭,淡看天骄起起落落,超然物外。...
法师无意间流落蓝星,蓝星的智慧生命无法通过意志撬动暗物质从而影响现实,法师失去施法能力。为了恢复施法能力,法师只好掏出各种黑科技来获取资源,元宇宙脑机融合生物计算机给蓝星的科技带来了巨大的改变。注纯黑科技文,绝对有你没看过的脑洞!...
只要你有一颗狂热执着的心,在哪儿,都是金子。一个中国特警教官在美国当警察的那些惊心故事。...
预收顶流的替身前妻会通灵求收藏苏锦霓是福德寺供奉的一只瓷做招财猫。意外穿越,成了被寄养道观的四岁女童。小道观破破烂烂四处漏风,穷得连香火都没有。眼看就要朝不保夕,她一捏小猫爪,要不要不还...
下半部简介穹顶之上,吾命之征1,这是天顶战争后的世界大尖退守南极,世界暂时恢复安宁,蔚蓝启动了全面征兵,人类生活在蜕变,源能科技大爆炸。韩青禹回到封龙岙,一觉醒来2,在一个光与暗切割的世界里,你看到浩荡人群的背影,背负战刀平静从光影走向黑暗。然后,黑暗里开始有星辰闪耀。这个世界,那些星辰,永远在...
李青石本来以为师父是个假装江湖高手的骗子,后来才知道原来是个贼牛掰的穿越者各位书友要是觉得家师太彪悍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