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琅第一次上朝,没有经验,就拉着修国公之孙世袭一等子侯孝康,询问有那些要注意的事情。
开国四王八公百多年的交情,算是老亲故旧。
对于贾琅,侯孝康感情复杂。
佩服贾琅的本事,嫉妒贾琅的权势,羡慕贾琅的圣眷。
在贾琅迹之前,开国武勋以牛继宗为。
现在牛继宗镇守北疆,贾琅已成了这些留在神京的开国武勋之。
统领扬威营,掌管五城兵马司。
现在又持天子剑,兼领锦衣卫。
可谓是大权在握,其威势盖压所有开国武勋。
这样的少年权贵,侯孝贤即便嫉妒,也不妨碍他去交好对方。
因此,对于贾琅的询问,侯孝康回答的非常认真详细。
有了侯孝贤的介绍,贾琅参见的第一次朝会波澜不惊,安安静静的做了一次背景板。
贾琅也见到了威远候秦川。
这是个五旬左右的武勋,威严霸气,不苟言笑。
贾琅觉得他比牛继宗更有气势,这就是长期绒边的武将和久居京城的武将之间的不同。
下朝后,贾琅寻了个酒楼,吃了午饭,出城前往扬威营驻地。
西北即将爆战事,要早做准备。
扬威营大校场上,一队队士卒整齐排列,随着教官的口令立整,转向,齐步走。
贾琅掌管扬威营后,就把后世军队的训练方法拿了出来。
稍加改变后,编制成练兵手册,用来操练扬威营的士卒。
扬威营满编两万两千人,姜钦做都统的时候,吃空饷严重,实际士卒只有一万七千。
而这里面,还有很多士卒老弱不堪。
贾琅接手以后,以清理姜钦同党的名义,清理了那些不堪使用的士卒。
一番整顿之后,扬威营原来的士卒只留下一万左右。
贾琅上奏崇安帝后,从流民中招募青壮,用来补充空额。
扬威营经历了大换血后,已经被贾琅牢牢掌控在手里。
扬威副将穆松是东平郡王府庶子,也是贾琅的老部下。
从贾琅作千户起,就跟着他与罗刹鬼拼杀。
贾琅统领扬威营后,通过牛继宗从北疆抽调了一批上过战场的将校,帮助自己掌控扬威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