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琅没有让隆兴帝失望,他写了一诗,送给国子监祭酒颜渊点评。
结果他这诗,把老头子气的差点背过气去。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颜渊六十多了,在国子监呆了大半辈子。
贾琅一句百无一用是书生,简直就是在打他的脸。
贾琅就是这个目的,国子监上百名学生找他麻烦,颜渊这个祭酒难辞其咎。
此诗传开后,神京城的读书人都炸锅了。
前有负心多为读书人,现在又来了一句百无一用是书生,贾琅这是有与全天下的读书人为敌,还是不死不休的那种。
九华宫。
隆兴帝开怀大笑,把这诗一连写了三遍,这才尽兴。
大明宫,养心殿。
崇安帝头疼不已,对戴权说道:“你去告诉贾琅,以后再敢写这种诗,朕就把他吊在午门上,抽上两百鞭子。”
戴权强忍笑意,躬身说道:“奴才这就去。”
宁国府,宁安堂。
戴权传完崇安帝口谕,笑着说道:“琅哥儿,洒家求你个事儿,能不能把那三诗写上一份给我?”
贾琅奇道:“你要这些诗做什么?”
戴权说道:“那帮子读书人自视甚高,从来不把洒家这些阉人放在眼里。
你作的诗太好了,洒家读着太解气了。
你给洒家写上一份,洒家没事儿看看,也能开心一下。”
贾琅说道:“老戴,陛下刚传了口谕,让我不要再写这种诗,你这是在害我呀。”
戴权呵呵笑,说道:“你少糊弄洒家,万岁爷说的是,让你不要再写骂读书人的新诗。”
贾琅无奈,只好提笔把三诗写了一遍。
戴权小心收好,欢喜的回宫去了。
神京城南,十里亭,贾家人在此送别贾赦。
贾母看着几天时间就苍老了许多的贾赦,老泪纵横。
邢夫人面色悲伤,不住的落泪。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