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参见陛下、太孙……”
武英殿内,在朱高煦忐忑不安的时候,傅忠却沉稳走进殿内,对殿内的朱允炆及朱元璋作揖。
位置上的朱元璋看着傅忠,表情复杂之余,也不免抬手示意殿内太监为其赐座。
仅这一个举动便可看出,朱元璋对傅忠还是很有感情的。
“寿春虽然走了,但你还是我的女婿,你还是我那两个外孙的爹。”
朱元璋再度肯定了傅忠的身份,这一切都因为他在十六个公主中最为钟爱寿春公主,
其钟爱程度,让朱元璋为她破了自己立下的规矩,破格赏赐了她吴江县的肥田一百二十余顷,由此寿春公主的收入远远高于其他公主数倍。
尽管寿春公主在诞下两个孩子后便薨逝,但朱元璋看在两个外孙的面子上,一直都还是把傅忠当做自家人。
只是面对他的示好,傅忠却只是拱手作揖,没有回答什么。
他为什么这么做,朱元璋比谁都明白。
自从晋王朱棡私下写信给傅友德后,朱元璋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两个外孙调到了吴江县,为的就是不让两个外孙看到自己处理颖国公府。
两个儿子被带走,对于一个人父来说,傅忠能给朱元璋好脸色看才奇怪。
面对自家人,朱元璋的性格总是没有面对外臣时那么强硬,因此他并未呵斥傅忠,而是在他坐下后才改了口风:
“高煦那小子在你们家也呆了一段时间了,你和你父亲觉得他如何?”
“……”
听到朱元璋的问题,饶是朱允炆早有了准备,却还是忍不住的失落,心中更是多少有些嫉妒起了朱高煦。
只是这种心态刚刚升起,就被他的自信心给按了下去。
对于他来说,日后的他是皇帝,而朱高煦,只能是一个郡王。
身为未来的皇帝,他何须与一个郡王置气。
想到此处,朱允炆这才将注意力放到了傅忠身上。
在他的目光中,傅忠只是略微沉思,便抬手作揖回答:
“在臣看来,殿下才思灵敏,待人过分亲善,对于大明及海外各国的山川地理十分了解,甚至能在辩论中胜过臣父。”
();() “便是臣父都说,如果不是殿下对当地的人文风俗不甚了解,他都觉得殿下曾经亲自去过这些地方。”
“臣以为,若是殿下日后就藩,其治下百姓定然富足。”
“至于臣父,他则是以为,殿下虽然还未领兵上过战场,但只要经历过几次,殿下所镇守之地,必然固若金汤,使北虏南下而不得,只得转进其它边镇。”
“若是殿下镇守一方,则一方安,因此臣父早就交代了臣,若是日后陛下问起,最好将殿下用在频频叛乱的地方。”
“相信只要殿下出镇几年,当地必然长治久安,百姓富足安康。”
在傅忠口中,始终对朱元璋爷孙灌输着一个理念,那就是朱高煦这个人能文能武。
这样的回答让朱元璋皱眉,他还是不相信自己那个顽劣的孙子会突然变成傅忠口中的贤才。
不仅仅他,便是朱允炆都不相信。
他本想出言质疑,但一想到刚才朱元璋的举动,他立马改变口风笑道:
“人言浪子回头金不换,高煦不过十五,去军营锤炼一番,变化大了些也能理解。”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自古深情留不住,总是套路得人心。苏殷自从被绑定反派系统以来就勤勤恳恳的完成任务,无一失手。每一次任务都完成的非常完美,成功取得人人喊打的反派Boss头衔。当然最后他也成功的被主角干掉了,再一次印证了反派死于话多的真理。真是可喜可贺可喜可贺。可是有一天主脑突然告诉他,由于许多反派死的太冤,集体暴动导致世界不稳,让他去改变反派的命运。exm???这活可不好干呀!各位书友要是觉得快穿反派话不多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郎君金榜题名,糟糠妻被骗下堂。天灾人祸频频,下堂妇死得凄凉。重生归来,她不仅要踹渣夫夺家产,还要在天灾荒年,广积粮高筑墙,过上悠闲好日子...
穿越到自己写的书里,换做任何人都会欣喜若狂,可温亦谦却有点慌。早知道我就不写黑暗文了,随便出个门都能遇到几个变态杀人狂,这谁顶得住啊s黑暗风,沙雕向。...
大胆开个预收穿成病弱反派的未婚妻以下是本文文案穿成男主无c文中不配拥有姓名的反派病弱同桌,身娇体弱一步三喘的覃莳得到了一个学习系统。努力学习可续命,可惜系统十分抠门,覃莳头悬梁锥刺股却依...
世界被拯救了。因为我需要一个地方发表文章。...
兵王,这是在任何一部字典上都查不到的词,士兵创造这个称呼仅是为了表达对他们中间绝对佼佼者的敬佩和尊敬兵王,士兵中的王者,他们仅仅是士兵中的王者,也许他们永远也成不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将军,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