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这个人站出来的时候,在场包括袁绍在内的许多人的脸上都面露喜色,而此人正是国渊。
国渊,字子尼,乐安郡盖县人,而他是大儒郑玄的弟子。
此时的郑玄还处于党锢隐居状态,正在融合今古文经学潜学的阶段,还未融合成功,所以他的学生国渊自然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今文经学支持者。
所以今文经学派的人看到这么一个大佬的弟子站出来,自然大喜。
而袁绍欣喜是因为他没想到国渊也来到了他的文会。
不过不同于其他人,袁绍对他的印象,停留在未来。
曹操的屯田制就是此人推行的,他用了不到五年的时间就让百姓接受了“屯田”
,属于一个不可多得的内政型人才。
此时的国渊尚且年少,又是从于郑玄这样闻名天下的大儒,所以他的脾性中不乏桀骜之气,只听见他高声讥讽道,“古文尚书真假尚未知否,有何可辩之处?”
这句话的杀伤力得从《尚书》的起源来分析。
当时秦始皇下令焚书的时候,济南有一个名叫伏生的人,他本来是秦朝的博士,一听到焚书的诏令,就把《书》藏在了墙壁里,战乱期间他流亡在外,直到汉定天下后才返还家中。
那时候,私藏书篇散失了数十篇,只剩下二十九篇了。
他担心书篇遗失,在家乡人之间传播。
文帝知道后,想召他入朝。
但那时他已经九十多岁了,文帝又派晁错向他学习。
伏生所传《尚书》都是弟子们用当时的隶书写成,这就是所谓的《今文尚书》。
在汉武帝时期,五经十四博士的时候,《尚书》又立了欧阳、大夏侯、小夏侯三家,但古文尚书只有一家。
至于古文尚书的来源,之前提过,就是孔子老家墙壁翻出来的。
似乎每个人藏书的位置都是墙壁里面,就连梁冀藏自己私生子也是藏在墙壁里面,似乎墙壁在古代是个很好的藏东西地点。
当然这只是吐槽,书归正传,从孔子老家剩下的《尚书》要比伏生留下来的多了十六篇。
这十六篇就是关键所在。
之前谈过这个问题,刘歆从皇家图书馆掏出来很多的文章,都是当世人从未见过的文章。
别说看过了,连听都没听过,更别说辨其真假了。
相对于《春秋》的几个学派解读意思不同、互相攻伐,《古文尚书》这种“无中生有”
的行为就有些宽泛了。
多出来的十六篇文章都没见过,你让今文经学的学者怎么辩?
于是每逢《尚书》辩经,吵到难分难解之时,就会演变成大型阴谋论现场:
“你那些书都是假的,刘歆伪造的!”
“你那些书全是记性不好的老头儿汇总的!”
“假的,刘歆伪造的!”
“老头儿,记性不好的老头儿!”
“刘歆!”
“老头儿!”
两股不同的声音像小学生吵架一样,来回绕着这两点吵,然后开始为自己的阴谋论填充历史依据,有找不到历史依据的时候,像某些论文自己编造数据的情况也是时有生。
只是,在座各位士人显然都没有料到,这次《尚书》的辩经环节进展这么快,竟然直接跳过了前戏,来到了最后一个环节。
不过,这样也好,直接套公式就行了。
经常参加《尚书》辩经的士人们早对这一套流程熟记于心了,只见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许强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穿越成情满四合院中,许大茂的弟弟,而且还是个即将被开除的物资科临时工。...
这年头,怪兽这职业太不好当了,被凹凸曼打,被魔法少女打,被卡面来打打,被天使打,被恶魔打,连普通人都可以打了向闲鱼对此只想说,等我凑齐七个沙雕,让你们知道什么叫做残忍然后向闲鱼灰白化蹲在...
科技图书馆科学的至高境,就是神学一次意外的救人,让陈默获得收藏着无尽科技技术的科技图书馆,故事从此开始...
下本预收文听说我是大佬背后的男人本文文案楼子晗生来是个傻子,魂魄不全,一分二,一半留在体内,痴痴傻傻,一半魂游天外,被个冰冷霸道,却又强大无比的男人拘在身边,悉肆心意教疼...
假如你的老公每月给你六万零花钱,除了不能出轨以外,你爱干嘛干嘛,但相应的他成天不回家,回家也是对你爱搭不理,你愿意吗米优对此表示,她非常愿意在一个不结婚不生育就得坐牢的星球,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心...
720v,届日掉落三章v后日更感谢支持v后三天全订的小天使们抽奖送红包,v章评论的前五名也送红包谢谢支持十愿被卷入一场名为恶魔游戏的生死副本中,成功过关的玩家晋级下一个副本,而失败者...